香型现实价值:通过香型了解企业

2014-05-06来源 : 互联网

贵州醇酿酒车间的山间,有一片颇具规模的葡萄园。虽然这里的高原气候适宜种植葡萄,但是白酒厂区种植葡萄仍是很罕见的。这些葡萄成熟收获之后,工人会把这些葡萄作为酿造白酒的原材料之一。葡萄中具有酿造白酒需要的糖分,而葡萄中不同于传统白酒酿造原材料的成分,使酿造的白酒具有不同的香味。贵州醇在11种香型之外为它找了个名字——奇香型。

而在距离贵州千里之外的广州,有一个用蜂蜜为原材料而酿造的香气中带有蜂蜜味道的蜜香型酒,正在请**为自己定型。同时,出于仰韶文化发源地——历史古城渑池“彩陶坊”因为其*特的陶香型近几年在市场中也开辟了自己的名号。

我们看到,国家标准白酒香型已经达到了11种之多,而非国标白酒香型也出现大**,诸如芝麻香型、馥郁香型、陶香型、陈香型、润香型、蜜香型、和谐香型等等不一而足,众多白酒香型中也不乏概念炒作嫌疑。为什么白酒企业如此钟情于香型创新?这背后,是对香型*大价值以及相应利益的深刻理解。

西凤,打开香型的利益大门

事实上,香型从诞生之初开始,就始终伴随着相应的利益。

1979年,第三届中国名酒评选前夕,已经连续在**届与第二届获得中国名酒称号的西凤再次向评选委员会提交了参加评选的产品。这一次西凤需要选择一个香型类别然后才能参加评选。“在第二届与第三届之间,因为在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设立试点,人们开始研究白酒的主体香味物质,对工艺进行总结。确定了酱、浓、清这几种香型。”**白酒**沈怡方回忆道。

西凤并没有弄明白自己的香型,分组失当而误入“清香型”之列,在评选中由国家名酒降为国家**酒。西凤的落败引起了很大震动。随后,西凤的10年磨剑,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对于工艺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终提出属于自己的凤香型,在1984年的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终于重登**。

在当时,获得国家名酒称号意义很大。吉林榆树*董事长汤向阳任职湖南邵阳酒厂时曾体会这种意义,“记得在1989年第三届中国名酒评选中邵阳酒厂所生产的邵阳大曲获得了国家**酒的称号,当时企业上下敲锣打鼓在邵阳市里**了**。邵阳**以及消费者都对我们另眼相看,这样的称号也使邵阳酒厂的销售业绩在短期里有很大的提升。”

“获得名酒称号的企业会获得国家很大的支持,在行政级别上会有很大提升,生产指标、科研资源、工资、职工福利等等,都不一样。”曾祖训说,“很多企业意识到一个问题,必须要找准自己的香型。如果能够提出一个新香型,那么这个企业也就意味着是这个香型的代表。那么,它在评选中的香型中基本没有竞争没有对手,会更容易获得中国名酒的称号。西凤能够重回名酒行业,跟它提出凤香有很大关系。”

不少后来者选择了走这条捷径。

厚重的利益:香型历史积淀

评选名酒的冲动并非香型留给白酒的**变化。曾祖训指出,现在回头看当时获得名酒称号的香型代表企业时,能够发现他们当时已经在积累自己的价值。

在技术上,香型代表企业因为获得支持技术走在更前面,这能够**它产品的质量;在规模上,香型代表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在**支持上,香型代表往往成为地方企业重点打造的白酒品牌。这种优势是当地其它白酒企业以后再也难以获得的。“比如,先获得名酒称号的茅台、泸州老窖、汾酒更早利用香型代表的价值,在技术上成为白酒行业学习的典范,首先在业内已经具有品牌效应,从而通过**的支持在消费层面也获得更大的品牌传播。”

“香型的价值除了促使了白酒行业的发展,也成就了不少的品牌。”重庆江津酒厂集团董事长说,“香型几乎与香型代表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经销商与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香型来了解其代表企业们、了解这些品牌的。”谈浓香会想到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等,而兼香会想到口子窖、白云边,芝麻香就会想到景芝,这些企业过去都靠着成为香型的代表企业积累了原始资本。

某一香型代表企业负责人说:“香型代表企业依靠香型的差异性,在过去的几十年已经在当地形成了香型消费区域以及通过香型价值有效地实现了品牌力的扩张,已经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当地品牌。它比外来品牌受到的影响肯定会小得多。同时,香型上的差异更利于这个时期的外部市场的开拓。”

面对行业的调整期,有人指出,“在接下来的几年,大部分的小企业将抵不住压力而倒闭。”在*近的采访中,茅台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则认为,“香型代表企业基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通过确立一个新的香型同样能够带给企业类似的价值,不断积淀品牌影响力,尤其是获得当地**的支持,以及在众多的品牌之中寻求差异化。这就是为什么仍不断有企业坚持确定新香型的原因。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