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白酒 武松喝不了这么多

2015-04-16来源 : 互联网

杜甫可以“酒酣耳热忘头白”,武松可以酒后痛打白额虎。于是,我们把喝酒看做是一种义气,一种仁义,一种忠心,一种面子。而事实上在郝桂尧看来,这恰恰是人们对于孔子的一种误读:“其实酒*早是用来祭祀神灵或先祖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酒是奇妙的东西。

孔子曰:惟酒无量,不及乱。李白则可以“斗酒诗百篇”。

杜甫可以“酒酣耳热忘头白”,武松可以酒后痛打白额虎。

于是,我们把喝酒看做是一种义气,一种仁义,一种忠心,一种面子。

探寻酒文化**,我们发现,我们误读了酒。

误读1 中国白酒历史早于啤酒

如今在酒场上,基本是白酒、啤酒和红酒的**,不管是与朋友聚会,还是宴请**亲戚,只要喝酒,桌子上的酒杯里,总少不了白、黄、红色的酒精饮料。

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啤酒和红酒,属于舶来品,而白酒似乎才是地道的中国**。那事实又如何呢?“其实中国啤酒的起源,要早于白酒。”郝桂尧,**媒体人,同时也是《山东人的酒文化》一书的作者,对于酒的起源有着深刻的研究。

在郝桂尧看来,其实早在数千年前,国人就已经成功的酿制出了啤酒,啤酒酿造的历史要远远早于白酒的酿造。“啤酒是怎么制造的呢?它是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再用酵母菌将糖分转变成酒精。”事实上,这样的方法早在4000-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采用了:“在古代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开始用发霉的谷物制作出了‘曲’,同时也是用发芽的谷物制作出了蘖(niè),曲是用于制造酒,而蘖则用来制造醴(lǐ)。”

也正因为如此,在目前出土的早期甲骨文中,古人把酒与醴做了明确的区分和解释。此外,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了“醪(láo)醴”的记载,而在《周礼·天官·酒正》中,则有了“醴齐”的记载。

不过遗憾的是,以蘖酿制出的醴酒,在汉朝之后却消失了,对此,郝桂尧认为,这或许与二者的口感和酒精度数有关:“曲酒的酒精含量在15——20%之间,而醴的酒精含量只有4%左右,二者的口感和味道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很可能是因为古人对于清淡的醴酒难以接受。”

而在郝桂尧看来,古人这种酷爱高度酒(曲酒)而排斥低度酒(醴酒)的选择,或许更多的来自于当时的现实:“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可能很难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有粮食丰收了,人们在温饱解决之后,才会去酿酒。假如说粮食都不够大家吃的,谁会拿粮食来酿酒呢?”而在古代,粮食的产量毕竟有限,即使丰收了,可以用来酿酒的粮食也并不多,相比之下,古人更愿意把有限的粮食投入到曲酒的酿造中来。

标签: 白酒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