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酒是葡萄酒投资中*直接的方式,即从市场中买入现酒进行窖藏,在恰当的时机再将酒品向其他投资人售出。由于我国葡萄酒金融产品并未得到有效发展,对普通投资者和藏家来说期酒的渠道又受限,市场上更热衷于现酒投资。这也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有关,喜欢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二级市场的主流产品
绝大多数投资级葡萄酒都是通过二级市场的拍卖而流通的。通常葡萄酒交易大多围绕原产地法国等传统葡萄酒生产国进行,原产地之外的*大交易场所主要是英国,美国绝大部分的葡萄酒交易集中在芝加哥举行。
葡萄酒现货酒,就是所谓的瓶装酒。如果以投资为目的,通常投资数量以箱为单位,一箱有12瓶。多数的葡萄酒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酒商购买现酒。选择有信誉的较有知名度的酒商就非常重要。比如法国酒商ProvenanceinBond,英国酒商BBR(BerryBros.&Rudd),都是***知名且历史*悠久的酒商,这些酒商均提供储藏服务。ProvenanceinBond的储藏费是每年每箱6欧元,BBR则是每年每箱10英镑,但有些客户可以享受优惠。
要抛出现酒可以委托酒商或者拍卖行。大型酒商,比如BBR都有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购买者也大都是该酒商的顾客。酒商会收取一定的佣金。如果酒存在酒商那里,只要将存酒证明转手就可以了。
对象:投资级葡萄酒
投资级葡萄酒(InvestmentGradeWine,缩写为IGW)是指可以长期陈年并随时间推移而增值的葡萄酒。从葡萄酒收藏史来看,仅有不到百种葡萄酒可以成为投资级葡萄酒。传统上,提到投资级葡萄酒,便是波尔多**红酒、**甜白酒和波特酒。还有波尔多和那帕红酒外,世界上只有极少量的意大利、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红酒可纳入投资级葡萄酒之列。
门槛:5万元起步
投资现酒是国内大部分投资者较为现实的选择。据业内人士介绍,投资门槛按照资金量可以划分为5万元、15万元和50万元。5万元资金规模小,投资**应该是二级市场交投活跃的红酒品牌,比如投资Ch.Grand-Puy-Lacoste和Ch.LynchMoussas这样的酒,因为非常容易变卖,所以风险较低、收益也不错。中等资金规模的投资者,可以投资相对贵一些的红酒,比如五大酒庄或二级酒庄中的佼佼者。如果资金量较大,可以关注一些**的小众酒。这类红酒产量**、需求强劲,某些品牌单瓶售价可以达到2万英镑左右。
主要途径:拍卖
目前国内外进行现酒投资的*常见方法就是葡萄酒拍卖。在葡萄酒投资广受国内外投资者追捧的当下,拍卖市场的表现异常*爆。两大知名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在近几年香港拍卖市场表现突出。2008年葡萄酒正式进入中国香港拍卖市场,由于亚洲酒客尤其是内地酒客的参与,中国香港已经取代伦敦成为**第二大葡萄酒拍卖市场。
尚处于“**酒”初级阶段
中国葡萄酒收藏与投资,目前仍然处于选择品质****及品牌认知度较高的“**酒”阶段。所谓**酒顾名思义是指有较高的市场品牌知名度、品质美誉度和渠道占有率产品,此类产品更加专注于产品质量、品牌推广、网络建设及团队建设,具备前瞻性及稳定性。比如众所周知的“拉斐”、“卡斯”、“波多尔”等。据统计,投资葡萄酒的客户当中有20%完全不喝葡萄酒,纯粹看中葡萄酒的投资价值,30%偶尔会喝酒,50%是葡萄酒迷。从1892年张弼士先生创立张裕之后的近百年中,葡萄酒文化迄今尚且没有在我国积淀。因此品牌追求者只是极度“迷信”品牌。
认牌不认价值
国内投资葡萄酒市场上流行一句黄金条例,即“会不会品酒并不重要,只要知道品牌就行”。中国人对拉菲的追捧已经达到了“信仰”的程度。中国买家在拍卖会中将一款CHATEAULAFITEROTHSCHILD酒价抬高近93%,并不惜以每箱17433英镑的价格买下它。对于一些**葡萄酒来说,价格的不断推高只是合理的价值重估过程,对一般的葡萄酒副牌则意味着倚仗“拉菲”之名而徒有高身价,但在*终以品质为导向的价值曲线中,“小拉菲”们高价泡沫的破灭也并非不可预见。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1982年份拉菲在内地的销售数量甚至超过了拉菲当年的产量。目前空的拉菲瓶子在云南可以卖到3000元/个,有的商家买来后,将1000多元的进口红酒灌装之后,售价高达万元。根据拉菲官网显示,拉菲一年的产量在20万瓶左右。除去与酒庄合作的**各王室订单,真正流入市场的不超过19万瓶。而根据配额分到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上的仅有4万~5万瓶。然而有数据显示,仅仅浙江地区的拉菲销量就在每年30万瓶以上。
辨别价值链位置
葡萄酒不同于其他产品,投资市场只有在葡萄酒文化的不断渗透中才能够真正成熟起来,而投资者只有了解它、欣赏它才能真正懂得其价值。国内还未形成完善的葡萄酒产业体系。“控制产业链的上游”似乎已经成为所有行业的发展定律,因此,只要在**葡萄酒的价值链条上辨别自身处境,便可以读懂所有的不合理。
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也许现在已有价格泡沫,有不成熟的投资消费心态,也出现并不完善的运作平台,然而任何市场的成熟都不会发生在朝夕之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如同40多年前的美国,众人追捧的喧闹市场背后是稀薄的葡萄酒底蕴,然而,现在美国已迈入了产业链的上游,并已有自己的**葡萄酒。
处于源头上的酒庄老板通常并不直接负责葡萄酒销售,如何潜心酿酒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一些通晓内情的当地人或经纪公司将葡萄酒带入了流通渠道。据葡萄酒营销专家介绍,“中介会根据实际销售配额取得2%~5%的提成收益,并依照特定的配额分给各洲的一级分销商。”并进而由各个国家的二三级分销商*终进入消费手里,由此完成整个链条的操作。
藏酒投资在瑞士也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依旧方兴未艾,而国外的葡萄酒投资市场也已有完整的运作链条,以*广为人知的**葡萄酒产地波尔多为例,从处于源头的波尔多各大酒庄到世界各地的末端消费者,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按既定的程序各自运转。
随着中国葡萄酒投资潮的涌现,国内葡萄酒的投资运作链条也逐渐开始成形。但是现在具有投资价值的依然集中于法国一级庄园生产的总量不超过0.1%的葡萄酒,而这种链条源头处的缺失在短期内难以弥补。因此,如果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葡萄酒,就需承受国内葡萄酒14.8%的进口关税。
如今国内已经有经营**葡萄酒的酒商,比如富隆酒窖、ASC精品酒业、屈臣氏酒窖等是国内少有的几家运营国外**红酒的销售商。但是对国内酒商来说,有限的配额是他们*为困扰的制约因素。虽然,国外经纪公司每年会向各洲的一级经销商分配葡萄酒配额,而能否拿到配额,或能够拿到多少配额,这取决于在长期合作中与上游经销商的关系积累。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踏入该领域的国内酒商尚没有拉菲、CASTEL等外国酒商的资历,即便有丰厚财力也未必能得到足够的配额。
关注品质确保增值
中国大陆红酒的拍卖是在2009年5月,由北京保利“冷藏佳酿—法国名庄红酒撷英”专场进行内地红酒拍卖市场的初探,随后嘉德、西冷印社、泓盛等拍卖行都开始了红酒拍卖。但目前西冷印社、泓盛都已经放弃了内地红酒拍卖。据悉,退出的原因是税太高,同样的法国红酒在香港拍卖不需要交税,在内地需要交高达40%的税。
归根结底,是投资者自己的手将葡萄酒投资推向了白热化。在尚且缺乏市场监管体系的时候,参与者非理性的跟从性行为成为市场混乱的主因。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酒本身的品质是唯一值得关注的要素,因为葡萄酒是有灵性有生命的液体。投资级葡萄酒的另一个特点是在陈年期间价格显著增值。投资级葡萄酒的价格必须显著增值,或具有增值潜力。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如果葡萄酒增值不显著,就不是投资级葡萄酒。因此,对投资级葡萄酒需要考查其价格历史,包括拍卖价格史、新酒上市价格和价格增值史、庄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