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引子”酿出地道即墨老酒

2015-08-27来源 : 互联网

立冬前后,在老酒之乡的即墨,各大酿酒厂又开始忙活蒸地瓜、煮黍米了。但想要酿出地道好酒,除了要**原材料品质地道外,更离不开神秘的酒曲。在即墨,酒曲的制作工艺以及酿酒过程中投放酒曲的比例,都被视为每家酒厂的商业秘密。而在胶州洋河宾贤村村民姜先生家,则保留着300年传承“血统”的酒曲,靠着这个充满**色彩的引子,每年姜家都在元旦前后喝上美味的自制黄酒。昨天,记者兵分两路在即墨、胶州探访,揭开酒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新小麦酒曲须封闭三年

记者了解到,酒曲作为一些酿酒行业的核心“机密”,其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用当年的新麦子才能制成。民间称“曲蘖必时”,就是每年中伏时节在清洁、通风、透光的室内踏曲,以**多种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生产丰富的酶系。国外有人将中国的麦曲称为“中国第五大**”。有30余年酿酒经验的吴春燕是青岛一家老酒厂**会制作酒曲的酿造师。吴春燕告诉记者,在即墨,每年“五一”前后是制作酒曲的*佳时期,新麦粉碎后制作成饼状,然后放进室内培养生菌。这个过程在温度和湿度及时间上都有严格的要求,菌生成后,还需要拿出来晾晒,*后在陈池放上三年后才能用。

“当年制成的曲根本不能用,因为需要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此外吴春燕还强调,按制作酒曲的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制作黄酒的酒曲,只能用麦子,其它的粮食不能取代。据吴春艳介绍,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300年的酒曲是“传家宝”

“小麦、新鲜的艾草加上我们胶州洋河当地的黍米,经过40多天的发酵就能做成透着点酸味的褐色黄酒。”在胶州洋河宾贤村,86岁的姜老先生前不久将过年要喝的黄酒预备好了,蒸熟的20斤黍米和掰碎的酒曲混合在一起,放在陶瓷缸里盖上盖子,再用泥巴和麸皮糊严实,在密封的条件下静静地发酵,等到元旦前后全家就能乐享口味清淡略带酸口的黄酒了。

整个宾贤村只有姜家人会做传统黄酒,早在130年前就开了“德胜和”***酒行,老手艺在外人看来是****,但姜家人却不以为然,从制作流程到酒曲比例都能大方提供。按照家谱记载,姜家的老酒曲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7月份用新鲜的艾草把“砖块”包裹,让新制作的酒曲充分吸收艾草的香味,放到屋子里发酵,这时老酒曲中的食心虫虫卵“复活”,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酒曲就被吃成了蜂窝,此时食心虫释放的酶也充分融进了酒曲。扫去表面的绿毛,传统工艺的酒曲就做成了。

姜家人做的黄酒因醇厚和后劲大出名,而制作好酒*关键的则是上**积累下来的经验。按照姜家人的经验,3斤黍米能产一斤酒,像煮稀饭一样煮上一锅黍米后熄*冷却,这时老人会把手伸进锅里感觉温度。“温度高了酒酸,低了喝了容易上头。”姜先生的孙子告诉记者,做酒的感觉是谁也学不去的,恰当的温度放入酒曲决定了酒的口感,放到缸里发酵40天后,黄酒就做成了。

一年四季都能酿制地瓜酒

地瓜酒属于黄酒的一种,即墨民间手工酿造地瓜酒始于清初,传承人赵永健经营着青岛*早规模化生产地瓜酒的企业,其*到的酿制工艺已历时数**。“现在一年四季都能酿制地瓜酒,根据地瓜种类的不同,可以做成红色、黄色、白色等五种颜色的地瓜酒。”赵永健告诉记者,现在使用的小麦酒曲都是统一买来的,自己已经不再制作酒曲了,因为酿酒的制作工艺才是重要的机密。

和酿黄酒不同的是,在地瓜酒的酿造车间,记者看到一名工人将蒸熟的地瓜放到机器中搅碎打成浆,其中紫地瓜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赵永健告诉记者,每年要采购2000吨地瓜,平均一斤地瓜能产一斤酒。据赵永健介绍,往浆状的地瓜中放入酶是关键,再加入酒曲放到传统的黑陶瓷缸里发酵,由于地瓜的淀粉含量和当季的温度不同,夏天*快4天就能完成发酵,慢则需要40多天,再经过沉淀、过滤、杀菌步骤就能装瓶饮用了。赵永健告诉记者,每家酒厂在制作过程中的酒曲比例等是决定酒口感的关键。

标签: 即墨老酒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