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消息,对于目前部分酒企**白酒价格倒挂的问题,五粮液集团原董事长**春今天在泸州表示,市场能接受多少价企业就应该是多少价,“你要听市场的,并不是市场听你的”。他还回忆起自己1985年刚到五粮液当酒厂厂长时才6块*一瓶,自己执掌五粮液期间几次提价也是适应市场需求,起因则是“路易十三一万多块*一瓶刺激了我们”。
他认为白酒行业今后的出路就是“价格要下质量还必须要上”,“因为那时候大家买名酒主要是购买价格,那时高价也是因为市场需求,既然三公消费需要价格高,当然我就把价格不断提高上去”,**春坦承前些年三公消费对高价酒的推动,但他也提出,现在没有这块市场,需要价格降那现在必须要降。“谁先意识到谁就先调整到位”。
“在当前的情况下,价格出现波动是正常的”,对于自己一手涨起来的“高价”,**春非常直白的表示,“对酒企而言,不应该关注价格,而应该关注市场占有率。”“什么是品牌?价格高是品牌,消费档次高是品牌?那可口可乐是不是品牌?”在他看来,品牌内涵*重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你可以保价控量,如果茅台、五粮液说要**价格两千块,那市场可能就不断萎缩,慢慢的可能大家就会感觉不到你这个品牌,你这个品牌有啥价值?”
五粮液的**春时代也是一部涨价史
1985年**春被派往五粮液酒厂担任厂长,那一年五粮液资产3000万元,负债2500万元,账面流动资金只有8万元。到2011年他退休时,已经是年销售收入近400亿的大集团。这其中,“买断经营”、“多元化”、“**化”、“适时提价”成为他执掌五粮液四大主旋律。
了解白酒行业发展的人都知道,自1989年开始,五粮液平均每隔5年提一次价格。1988年国家正式放开白酒价格,名酒的“计划调拨时代”成为历史,当年十几元一瓶的五粮液*次公开提价,1989 年五粮液再次提价;1993 年,五粮液改变包装第三次涨价,按市场实际需求适当控制供货量的涨价策略,提升了品牌形象,1998 年五粮液第四次提价,价格一举超过“国酒茅台”。
2003年9月的提价,则使得五粮液进一步拉开了它与茅台、剑南春的差距,维持了其在300-500元价位区间的“**地位”。与前几次涨价所承受的外界压力不同,2003年五粮液这次提价更多的是顺势而为,众多白酒企业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上冲并获得成功,五粮液的提价看起来只不过是为了面子而必须要做的事。
**春认为,价格是市场决定,并不是企业一厢情愿企业决定的,他回忆起自己20多年前刚到五粮液的时候,“才六块*一瓶,那个时候市场需要他们消费高价位”。在他看来,多年来三公消费及官员消费,对老百姓有很大的**跟带动作用。“上行下效,所以我想老百姓也在进行面子消费。哪怕他经济条件不太好,也在向高价位靠近,我请你吃饭用价格高一点儿好像我更对得起你。”
“那个时候不出高价位的也不行,因为洋酒到中国价格就很高,我记得那时候路易十三一万多块*一瓶,这就刺激了我们,洋酒为啥卖那么贵呢?我们慢慢价格也要上去,实际上我们的酒比洋酒有优势,洋酒*大的问题它喝了上头,中国好的白酒喝了不会上头。”
**春还回忆起与英国联合制酒公司打交道的发现,“他们那时候想跟我们合作要到中国生产威士忌,来调研中国市场,我们老在一起吃饭,他们自己*大的感受中国的白酒五粮液喝了不上头,而威士忌喝了要上头,*后他们自己都不喝威士忌了。”
**春顷刻间外溢自己对中国的白酒酿造工艺的骄傲:“他们还要求我们帮助他解决威士忌上头的问题。我们去调研后发现,威士忌从原材料生产过程,从勾兑到沉降,整个生产过程,发现生产工艺上有问题,而中国这种固态发酵的白酒工艺,在大自然中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蒸馏器。”
名酒企业持续价格倒挂如同自杀
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近期部分酒企**白酒产品价格倒挂现象时,“我认为名酒企业如果这么干的话它是自杀”,说出这样的回答,**春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思考:“没有终端顾客、没有中间顾客,肯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对于企业品牌,**春有自己的思考,他还反问现场的其他的人:“什么是品牌?价格高是品牌,消费档次高是品牌?那可口可乐是不是品牌?”在他看来,品牌内涵*重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
“你可以保价控量,如果茅台、五粮液说要**价格两千块,那市场可能就不断萎缩,慢慢的可能大家就会感觉不到你这个品牌,你这个品牌有啥价值?”
品牌越有价值,就越有生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价格出现波动是正常的”,对于自己一手涨起来的“高价”白酒,**春非常直白的表示,“对企业而言,不应该关注价格,而应该关注市场占有率。”
“如果老百姓接受,酒会自觉自愿把包包里的*拿出来给你,你不能强迫,他不接受你的价格,你要保持是不行的。”**春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说出“价格倒挂的**酒应该降价”这样的话,但言下之意非常明确:跟随市场而动的价格才有生命力。
企业唯一永恒的主题就是不断的去适应市场
作为经历参与见证了白酒行业三次大调整的人,**春的心得就是“市场是有的,关键是你自身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切割市场这个蛋糕了”。回顾白酒行业发展,1989年、1998年、2012年都可以视为每一次调整期起始的拐点。
而被问及如何应对前几轮调整期时,“很简单”,**春说:“我一直强调,企业唯一永恒的主题就是不断的去适应市场。”在他理解,包括三个层次:市场一直在变;然后要去适应并满足市场;*后引领市场。“市场在变,这是永恒的主题。市场变了你必须适应,适应了之后赶快去满足。随时都要干这个事情(调整适应市场),有些企业为什么那么好,我认为它就是随时在调整,随时在适应市场。”
“作为行业来讲,不能一直这么暴利”,**春也认为,限制三公消费政策三五年不会放松,“而一段时间后,如果大家在公务中已经养成这个习惯不消费高价酒,可能今后放开他都不会喝”,**春认为那些指望过几年三公消费放开后市场重新归来是危险的想法。
不管是在采访中,还是在泸州酒博会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春一直强调这样的观点:白酒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东西,市场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这一轮的调整也是市场的一次变化,只是更强烈些而已。
“这一次的调整,使高价位酒市场面缩小,白酒行业要适应变化,就要改变思路。在生产方面,要生产老百姓喜欢喝的,要从单一香型向复合香型转变;要生产老百姓喝得起的酒,价格降下来,要贴近百姓。另外,我们还要生产好酒,价格要下,质量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