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酒文化介绍

2017-05-02来源 : 互联网

双沟酒文化贯穿在双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从1800多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到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大自然的演变和人类诞生的过程,在为双沟留下厚重地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不断滋养着双沟历史文化的延伸。

双沟酒有其鲜明的地域文化个性特征,其高雅的色香品味格,和谐的酸甜苦辣涩,绝非大奸大恶之徒可酿得,亦非大富大贵之人能体味的,只有领悟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涩后,将其品格、情感升华了的人,才有可能酿造出真正的双沟酒。因此,要了解和理解双沟酒,就必须要了解双沟,就必须要了解双沟酒的文化蕴藉;就必须要了解双沟的地域环境、历史演变、人文掌故和当地的民情、民风、民俗等。

双沟地处淮河下游,自古以来河、湖水网密布,沼泽丛林共生,择水而至的生灵们在这里繁衍着,傍水而居的下草湾人,靠着野果和丰富的鱼虾类水产食物补脑养身,益智延年(据科学家考证,食鱼虾蚌类可以开发人的智力)。但双沟远古时濒临东海,一直为洪水入海的冲刷淤积地,每当雨季洪水泛滥时,双沟地区的生灵便会遭受灭顶之灾。于是自远古舜禹时代,双沟地区便成了*水的**区域。据《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仪狄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我国*早的酿酒人。

由此,就说酒是仪狄**的,却也不尽然,《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便有关酿酒方法的记载。倒是晋代人江统民《酒诰》中说得中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仪狄**酒在《战国策》中却是这样记载的:“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这些关于酒的传说记载,看起来和双沟酒文化没直接联系,偏是大禹*水时却在双沟地区留有古老而又离奇的传说。连禹的妻子都是娶的离双沟不远处的淮河岸边涂山氏。

据《江苏省近两千年洪涝旱潮年表》记载,淮河中下游与洪泽湖周边地区,从东汉永兴二年(154)至宋绍熙五年(1194)的1040年中,发生较大洪涝灾害年数有126年,平均每8年一次;明朝统*276年,洪泽湖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 111年,平均2.5年一次;1644年清王朝建立至1855年黄河北徙的212年间,这一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达149年,年均每1.4年一次。泗州才子**重在《洪水篇》中这样描写这一地区的水灾:“黄河一派来天关,海门东去折复还,银河直下千万丈,灵根倒挂斗牛间,浩浩昆父涌不竭,绵绵襟带原相环,上由青徐下淮泗,频年作眚民凋残,蛟龙乘之怒且吼,鲸鲵鼓鬣千层翻,荡我田兮拆我舍,木巢土窟哪能安,野磷渔*不忍见,九衢三市皆扬帆。”除了水灾外,双沟地区还饱受旱灾之苦。

据《江苏省近两千年洪涝旱潮年表》记载:明初至现在600多年间,洪泽湖周边地区发生旱灾共113年,史书对旱灾*严重时“淮水竭,井水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遍地如焚、沟荡无水”、“民无食大饥、人相食”等反映灾情的记载不绝于史。

饱尝自然灾害的双沟地区百姓,同时还兼受着战争的摧残。由于双沟地区处于淮河下游、江北腹地,历来为兵家争之要冲。自刘邦、项羽的楚汉相争,到汉武帝平定吴王刘濞的内乱;自宋金以淮河为界分别在双沟和盱眙设两国榷场,到清末捻军*领张乐行、苏天福等配合太平军在淮河中下一带和清军浴血奋战;自日本侵略者占领双沟、制造万沟惨案,到***军队和新四军争夺双沟,双沟地区上下5000年来一直处于狼烟烽*笼照之下。

洪水和战争,天灾与人祸,伴随着双沟人的世世代代生生死死,使双沟人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特理解、认识和感悟,那就是一方面淡薄功名利禄、抛开生死荣辱;另一方面又对灾难有着惊人的耐力,自由和个性张扬被深深地掩盖在清醒中。双沟人的这些特征恰恰与酒的酿造过程需经过水的洗礼、*的煎熬,才能形成水的外形、*的性格的酒;饮酒时短时间能让人达到一种情感精神的升华和性格本质的显现相吻合。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