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酒精可以用来消毒,但是并不能够**手边时时有酒精,不少人便会拿白酒来临时替代。比如说孩子手臂不小心被锋利的玩具割伤了,家长就会用药棉蘸一些白酒,小心地涂在伤口四周,先消毒一下,然后再包扎。那么白酒有杀菌作用吗?
“其实我们用酒精的实质,是用酒精来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进而杀死细胞。”**表示,浓度过高的酒精,会导致细菌表面蛋白质凝固,阻止了酒精进入细菌体内,浓度过低的酒精,即使能够进入细菌体内,也无法起到凝固作用,只有75度左右的酒精杀菌*有效。所以,浓度普遍在56度以下的白酒,根本起不到杀菌作用。
误区2:剜掉水果腐烂部分就能吃?
**:其实有害物质已经扩散
家里买来的水果存放久了或是受潮了,很容易腐烂。这些腐烂的部分大多只在于水果表层或某一块区域,很多市民为了做到不浪费,就会把腐烂的部分剜掉继续吃。很多人以为,把坏的部分剜掉以后再吃就万无一失了,但是真的如此吗?
“水果发生霉变和腐烂,会导致各种真菌在腐烂的水果里繁殖,并在繁殖的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的代谢物,如展青霉素和亚硝酸盐等。”**举例说,这些有害的代谢物,就好比浮在海面的汽油,可以随着水果汁液相互渗透和扩散,不断“感染”周边的地域。
所以说,当水果腐烂后,如果是浅层次的,可以用刀子将霉变的地方剜除后食用,但如果霉变的位置已经达到水果的1/3或更大比例,就**不能再食用了。
误区3:饭桌上铺塑料餐布更卫生?
**:警惕高温下塑料滋生有毒物质
平时,每天对着颜色单一的餐桌吃饭单调乏味,每天擦桌子也让一些家庭主妇感到厌倦,于是有人就喜欢买来一些光彩陆离的餐布,铺在桌面上,不仅饭桌上的气氛大变,清洗桌子也更加方便了,只要月底换张餐布就行。但**表示,这种习惯并非好习惯。
“饭桌上铺上餐布以后,确实好看多了,但是由于清洗的频率低了,灰尘、细菌等各种有害物质在餐布上的积累也更加容易了。”**说,此外,几乎所有餐布都是化学材料合成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虽然无毒,但在受热软化后,却可能分解出游离的有害物质氯乙烯。
所以,用塑料布铺餐桌,一旦餐具直接和塑料布接触,氯乙烯就可能通过餐具进入人体,严重的还会使人中毒,进而导致贫血、心绞痛等。
误区4:起床后*好马上叠被子?
**:太快叠被子易滋生病原体
很多人都有每天叠被子的好习惯,不同的是,有的人是在起床洗漱穿戴好后才叠被子,有的人则是起床后*先就把被子叠好,然后才开始洗漱。**认为,其实后一种做法很不卫生,容易给有害物质的滋生提供土壤。
“人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汗液,起床后就把被子叠起来,好比说将人夜间排出的汗液留在了被子里,时间一长,被子中不仅有异味,也给病原体**了生存环境。”**认为,同时,被子上吸附了不少来自空气和人体的细菌、螨虫、尘埃等,起床就叠被子并不利于有害物质的释放。
**建议,市民平时起床后*好先把被子翻过来摊晾10分钟再叠,平时尽量做到每周晒一次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