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现状

2017-01-16来源 : 互联网

近日,应意会!TasteItaly!母公司意大利毕略(Business Strategies)商业咨询有限公司CEO  Silvana Ballotta女士之邀,中国酒业协会副***、葡萄酒分会***王祖明先生及上海报业集团新闻晨报总经理助理、河马生活节制作人翁韬先生前往意大利参加了BS  Italy在Wine2Wine的专场**,**主题为——“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现状:我们的成就如何?”

意大利是世界葡萄酒生产大国,据**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意大利以50亿升的葡萄酒产量成为***大的产酒国,2016年意大利继续保持这一位置。但意大利葡萄酒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并不算高,王祖明先生在**中指出,意大利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排在法国、澳大利亚、智利和西班牙之后。“意大利葡萄酒的宣传做得不够好,知名度不够高。比如说,我只知道Barolo 和Prosecco,而意大利的竞争对手很早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了解了中国市场,现在也拥有了中国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意大利目前仍然有机会,因为中国市场的蛋糕很大。”王祖明解释到。

意大利葡萄酒的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德国和英国,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法国,可以说意大利是成熟葡萄酒市场的**者,这一点在上海市场也看到了趋势。意大利葡萄酒本身的多样性和在中**产品上的众多选择,对于成熟市场里有足够品尝经验的消费者,意味着更多元的体验和更高的性价比。而大型企业也更愿意在成熟市场成立办事机构,进行**和销售。

意大利从南到北的20个大区都出产葡萄酒,酒庄数量*多,除了种植中国葡萄酒消费者知晓的赤霞珠、霞多丽等**流行品种,还有500多个意大利本土葡萄品种,也形成了复杂的分级体系和产区法规。同时,意大利葡萄酒的命名复杂又冗长,哪怕是知名度很高的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翻译成中文“瓦坡里切拉的阿玛罗尼”,也很难让人记住。这些都是让中国消费者望而却步之处。

将名字简化是意大利葡萄酒在国内普及的重要问题。河马生活节制作人翁韬先生也以法国品种Chardonnay在国内翻译为“霞多丽”为例,解释朗朗上口的名称对于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同时,翁韬先生指出,拥有众多各国餐厅、传达世界餐饮潮流的上海,或许代表了多样性的意大利葡萄酒*好的机会。

目前,虽然意大利葡萄酒的进口在国内还没有形成足够规模,但发展前景不可小视。在中国专业的葡萄酒爱好者中,意大利葡萄酒越来越受追捧,也有越来越多的酒商开始增加意大利酒的品类,针对意大利酒的培训和**也在逐步增多。Silvana Ballotta女士在**中指出:“教育是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关键,这也是我们决定在中国成立意会!TasteItaly!的原因,我们在上海定期举办针对意大利葡萄酒的认证课程,并在逐步**到全国,比如上海、北京、南京、青岛,我们也希望通过各地的合作伙伴来一起把这件事做大。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简化意大利酒的复杂性,把高品质的意大利酒形象展示给消费者。”

随着消费者葡萄酒知识的增长、口味的变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对于意大利葡萄酒的需求必然会上升。意大利产区机构和酒庄酒商也应抓住中国广阔市场的机遇,市场固然复杂,但只要结合意大利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优势,坚持并加大对意大利葡萄酒的**,耐心精耕,必然会有良好的市场反馈。

标签: 意大利葡萄酒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