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 佛教为何禁止饮酒?

2015-12-22来源 : 互联网

早在唐朝时期,佛教就开始引入中国,那个时候,很多人就对佛教中所幻想的世界非常的向往。丰富的佛教经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反对饮酒人尽皆知,酒戒为佛教根本戒律之一,佛教为什么要禁止门人喝酒呢?下面小编就带你走进丰富的佛教文化。

五戒,是为佛教徒所要遵守的五种基本行为准则,由此断除恶因,进求佛果。虽禁止饮酒,但这也注定了中国酒文化与佛教之间的不解之缘。

佛教戒律反对饮酒,无论在家、出家都一律禁止饮用。严格地说,但凡有酒色、酒香、酒味,或仅具其一而能醉人的,不论为谷、酒、果(木)酒、药酒、甜酒 (蜜、糖、葡萄等酿制)、清酒,乃至酒醉、酒糟,皆在禁戒之列,饮咽则犯。戒律在佛陀时代的印度产生过实际的影响。

根据对象的不同,三藏诸部经典中把关于饮酒的过失归纳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世间的在家人,多从一般现实生活、事业、财富的得失,利弊而言。以《阿含经》之《阿雀夷经》为代表,经中佛陀告诫富商善生世间有六种恶行能损财业,一类即是由饮酒而产生的六种恶行,“一者失才,二者生病,汽者易生争斗,四者恶名流布。不仅止于世间善恶得失,进而更上升至饮酒对出世的终极解脱的极大危害。除函括前类过失外,更从滋求、造作恶业、破坏信仰、妨碍修行等方面数陈其罪,以为信持佛法者的警鉴。

佛教是主张“出世”的,它要求人们戒除“三毒”(贪、慎、痴)。摈弃一切欲望和追求,坂依于佛、法、僧“三宝”。佛教重视智慧,饮酒之后还能够自制而不致昏乱的人不多,而多饮酒或酗酒后的I}7事、丧德随处可见。佛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四大皆空,是拒绝饮酒的,岂能诗酒疯狂?所以,为了保持清醒,利于修行特别是为了达成修行的目的必须戒酒,不得饮酒乃是印度佛教徒的特色。在佛教众多经典之中皆有戒酒,不但戒喝酒”,禁止教人饮酒,而且把“沽酒”(买酒、卖酒)列为“十重戒”,不得操持、沾染任何酒业、酒缘。

总之,酒是昏狂之药,一切严重的过失都因此而生。在佛制的戒律中,佛教徒亦非绝对地不可饮酒。依律制,倘患病而由医生处力,不得不用的情况下使用酒,即以酒为药,或饮,或含口中,或以酒涂疮,都不为犯戒对原本嗜酒,出家后因戒洒而病瘦不调的僧人,佛陀也非毫不通融,一味禁止,而是为其略开方便之门。

汉传佛教所承授的《四分律》,准许僧人在有病而其他药治愈不了的情况下,以酒为药,非唯“和水饮酒”,直接服饮也是可以的,较原始佛教似为宽松。但为防止滥行,《南山戒本疏》又特别强调,不是有病就可饮药酒,而是必须用其他药遍治不愈后,才能服用。

佛教虽禁止饮酒,但是却也是对如今蛮横劝酒、过量酗酒的糟粕酒文化的一种警醒,“酒是昏狂之药”,即便是在如今对于不信仰佛教之人来说,也是如此,不宜过量饮用,应有节制。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