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不要再用喝醉了做借口了

2014-05-02来源 : 互联网

在美剧《生活大**》里,酒精让Penny和Raj冲昏了头脑,发生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夜风流”。喝醉还能带来令人扼腕的后果,例如酒后驾车、家庭**。不过,酒醒之后的一句“我昨晚真的喝醉了,原谅我吧”,真的能算作逃避责任的借口吗?马奎特大学网站的萨拉•哈尔(SarahHauer)撰文介绍了这一问题。

喝醉了,这不是借口

根据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变态心理学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我喝醉了”也许并不能作为不负责任的借口。被酒精冲昏头脑的人更少地会为他们行为的内涵感到烦恼,甚至时常不在乎这些。

来自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副教授布鲁斯•巴瑟罗(BruceBartholow)进行了这项研究。他说,即使是喝醉的时候,人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他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酒精损害人的行为自律功能,它会使人在社交场合无法做出恰当的应对;但有大量证据表明酒精也可以减轻人的焦虑和紧张。这些都是常识。但是人在喝醉之后真的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这项研究关注的正是人们喝醉状态下的社会行为。

总共67人参与了这项实验,年龄在21岁到35岁之间,分成三个组。前两组喝的是不含酒精的安慰剂,第三组喝的是真正的含酒精饮料。要喝到什么程度才算“醉”呢?实验中采用的标准是让第三组志愿者喝到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9%为止——这个水平刚刚达到美国的限制驾驶级别。

喝完之后,参与者要完成一个计算机任务。这个任务是让他们辨认屏幕上快速呈现的工具和枪的图片。巴瑟罗和他的研究小组注意到,三组被试都会犯错误。之后,询问参与者他们之前的回答是正确、错误还是不确定。我们可以试着揣测一下结果,相比清醒的人,喝醉的人会更容易否认自己的错误吗?

“喝醉的人和清醒的人一样,都倾向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巴瑟罗说。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还监测了参与者的脑部活动。相比没喝醉的被试,喝醉的志愿者脑部对错误的反应更小。没喝醉的被试在犯错误之后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下一次试验中放慢速度,然而喝醉的被试始终执迷不悟地继续犯错误。也就是说,虽然乙醇对中枢神经功能的抑制作用导致行为的调节能力下降,但这并不代表着喝醉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做了什么。

酒精中毒

当然,过量饮用酒精这种精神活性物质,还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当酗酒者因此产生一系列的类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此时他还有自知力吗?

巴瑟罗确实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研究结果是在只饮用特定量的酒精的基础上提出的。在酒精中毒的水平上,这些实验结果就不一定有效了。尽管这个实验中参与者的血液酒精浓度达到了可以损害他们认知能力的地步,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步态不稳等明显的酒精抑制状态。一些大学生批评这项研究不适用于他们中的饮酒现象。很多人的饮酒量早已远远超过了实验中让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9%的水平。

不过有一点却是所有人的共识:“我喝醉了”决不是一个可以用来为你的行为开脱的理由。从饮酒本身这个前提上来看,你已经开了一个错误的头,之后的一切,自然需要你自己承担。

  • 更多
  • 顶部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