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进入垄断时代

2012-07-09来源 : 互联网

在经历过去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整合后,中国啤酒行业逐步从混乱走向了成熟,行业集中度也得到显著提升。四大啤酒*头青岛、雪花、燕京、百威占据中国啤酒销售接近60%的市场份额以及70%的利润,也标志着我国啤酒业进入了寡头垄断时代,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垄断的行业寡头企业的品牌、规模、资本优势非常明显,而规模小、竞争力弱以及不具特色的啤酒企业不断消亡。

行业集中度仍将提升

规模化和集团化是啤酒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并购、品牌变迁是必由之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产业整合阶段。按照产业整合路径,当前的并购活动远没有结束,要完成发达国家的产业整合过程,进入“平衡和联盟”阶段,实现较为稳定的行业格局,预计还需要3年~5年左右的时间。

据苏赛特商业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啤酒市场发生了超过80次的收购、兼并、参股事件。2011年我国啤酒市场结构进入了中(上)集中寡占阶段: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行业发展持续、稳定,企业数目在减少,行业内并购重组较活跃,但显然我国还不是成熟的啤酒市场,只是趋向成熟。

集中度达到一定高度是行业整体**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对比美国、日本,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即使美国市场销量下降,美国**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每年仍保持年均提价5%的速度。反观日本,虽然前四***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 96%,但由于国内啤酒需求呈现负增长以及两大**企业——麒麟和朝日的市场占有率非常接近,因此竞争依旧非常激烈。中国啤酒企业吨酒价格及吨酒毛利明显低于其他国家,这也印证了在集中度尚不高的阶段,行业内各家企业即使是**企业也不具备大幅度提升吨酒单价的能力。

所以要实现行业**能力的上升还需要中国啤酒消费稳定增长,这一条件在未来5年是可以成立的,但中国啤酒行业不可能走美日那条高度集中的老路。

整合是行业主旋律

自然增长不是成功企业的成长之路,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兼并是必由之路,以资本为推手,持续兼并与重组依然是行业主旋律。

目前,啤酒行业四大家的地位相对稳固,优势区域的排他性较强。虽然都觊觎市场剩余的 40%的份额,但可收购资源(销量在10万千升以上啤酒厂)仅剩下东北的金士百、华东的三得利(日前已与青岛啤酒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和大**、中部的金星、华南的珠啤和金威(金威已公告出售旗下啤酒资产),第四梯队销量在10万千升以下的小厂对整个市场格局影响不大。

未来3年~5年,四大寡头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竞争领域,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将提高,与之相随的是行业内还将上演较大规模的市场争夺战,同时行业利润率将缓慢提升。

当前,青岛啤酒在树立主品牌**形象后,开始加快副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雪花啤酒在坐稳国内销量**的宝座后急于扭转低端形象;百威忙于品牌的整合;燕京和嘉士伯分别向南部与西部进军。几大*头发展虽各有侧重,但争夺依然在进行中。

行业未来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对第三梯队的争夺上,很多第三梯队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而目前在竞争对手优势区域的布局,其用意是在地盘上*占一席之地,已备对手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发起进攻时,好在对方的势力范围上给予有力回击,进而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作用。

因此,中国啤酒市场的四大寡头并存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一家*大很难实现。扩张主要来自对集中度较低的市场整合,当然这些市场的竞争也是当前*为惨烈的,如河南。

外资战略布局将放缓

从2002年开始,外资啤酒就以资本并购的方式开始在中国的第二轮投资热潮:南非啤酒集团(South Africa Breweries)牵手华润,斥*资并购蓝剑啤酒;美国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入股青岛啤酒,并收购哈尔滨啤酒;比利时英博斥*资入股珠江啤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及收购雪津啤酒,同时并购浙江开开集团;嘉士伯也进入了西南、西北和新疆市场。

总体来看,目前外资品牌对**市场采取了自有品牌的战略,如百威、喜力等;对中端市场采取了合资的策略,以参股或控股的方式加入,并大多继续采用中资的品牌。

外资啤酒厂商的进入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中国啤酒行业的竞争格局,其还是凭借外资品牌的资金雄厚,完成对国内第三梯队即主要品牌的入股。

但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国外公司也面临资金紧张局面,加上国内**企业的崛起,未来外资很难再有大的作为。

温馨提示:欲知更多中国名酒,不妨登录3158名酒招商,或搜索名酒资讯,即可找到您想要的相关信息,更多招商加盟品牌企业,成功案例,尽在3158名酒招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