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的收藏,具有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含义。就物质而言,老酒即是指酒品经过若干年的窖藏与贮存,酒质有了较大变化,在不挥发的情况下,酒品的口感更加亲和,营养更加丰富,化学成分之间的融合更加充分等等。可以说这时候的老酒更加适宜饮用,只要适度饮用,对人体有益无害,能起到很好的健身功效和助兴作用。
就精神层次而言,老酒就像一位久违的老朋友,收藏就是一种感情寄托,是一种身份地位和个人品味和爱好的写照,家中藏有老酒,就有娓娓道来的美好故事,就有生活的别样情调。人们在不经意间,储存了友谊、储存了精神享受,尤其是中国老名酒的收藏,除了享受精神欣慰之外,还有因增值而产生的快乐。
总之,老酒收藏因人而异,因**、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和爱好及诸多因素差异而选择。我们今天看到的收藏,是社会和谐和富裕生活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在尽情享受老酒文化和满足感官幸福的同时,对老酒内在与外联所有元素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和评价,从而对老酒收藏有一个多元的了解和科学鉴定。
老酒收藏的断代观 目前,市场上对老酒的定义,按行业惯例以1993年为界,也就是18年前生产的老酒才可以进入交流领域。有意提高老酒收藏的门槛,**了收藏酒的含金量。 如何判断老酒的生产年代,是对老酒收藏的**个要求,**的酒类生产企业,一般均取得了****资格,玻璃酒瓶上,有的在酒标的反面或正面,有的在瓶口封塑上,打印有生产批号、出场日期,一眼就能辨别出来,没印生产日期和批号的酒,说明其年份来历不明,有假酒之嫌疑,在收藏时就应该慎重。
不能从酒标等外观上获取生产日期等信息的老酒,只能通过观其色、品其味、看其包装风格和外观品相,判断出大致的生产年代,这一点要凭借多年练就的眼力来操作的。
要倾听**持有人口述收藏经历来判断老酒的实际生产日期,这一点是凭借理性和职业良心来判定的。总之,先把年代鉴定正确了,后面的品鉴才有意义。老酒的品相保真鉴定 老酒的品相保真鉴定要求做到:
一看封口――封口是否破败不堪、爆裂无形、看密封完好无损还是有松动现象、有无人为做旧的痕迹。
二看酒标――酒瓶上的标准酒标,视瓶体而定,应含有:盖标、颈标、大标、底标。除了有木制或塑料瓶塞之外。至少还有颈标和大标(腰间大标),没有商标的白版酒是近年才流行的内招性质的酒,一般不是老酒。
三看容量――老酒收藏一般都有15年以上的历史,有的多达20年―30年,经过这么多年的贮存,即使收藏条件良好,但由于酒瓶的封口问题或陶瓷酒瓶烧制温度达不到瓷质化,造成有微小空隙,滴跑渗漏、挥发等现象是难免的,这时瓶装酒的容量与标识上的容量就有了差距。而玻璃酒瓶只要封口好,酒体挥发就降低了。
四品酒质――打开瓶盖,细细品酌,如果封口有问题,酒中乙醇和香精等成分肯定会有挥发,此状态的老酒,其状态会大打折扣。但如果酒瓶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材质优良,封口完好无损,贮存酒的自然条件(如避光、室温、通风等)达标时,就能**酒的品质口感***,适宜人的饮用。这里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看包装――**酒产品出厂时都有大小盒包装,看完酒瓶上的载体元素后,*后就要看小盒包装了,**要有包装,第二要完整洁净,广告画面字迹要清晰,并能够流露出当年的包装特色,给人以真实可信和美的享受。 通过以上“四看一品”,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望闻问切”,综合分析和判断出酒的品质。要特别强调保真是**位的,在此基础上定品质、定价值就不难了。
老酒的价值定位依据 当今,国泰民安盛世收藏,社会收藏热导向了老酒的收藏热,不断出现厂家炒作、作秀的消息,聪明人自有自己的眼力,盲目跟风和理智失控的收藏都是应该避免的。通过对中国***名酒(1989年全国第五届评酒会评出的中国***名酒)价格调查得知,主流中国名酒的价格近年来大幅度提升,仅国酒茅台就曾一年中价格上升五次,其他中国名酒或地方名酒也不甘寂寞、水涨船高,千元大关的酒已**是天方夜谭。市场价格决定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一瓶老酒的升值空间并非依据某场拍卖会上的拍卖价格而定(如茅台酒),而应该不违背客观规律和市场规律,在消费者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定价,才是科学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