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3-2014年是“去库存年”,酒业调整主要在酒类流通;如果说2014-2015年是“去产能年”,酒业调整主要在上游基酒生产企业;那么2015-2016年可以说是“去主体年”,酒行业的调整将主要在白酒企业之中,不论是改革创新还是另辟市场。2016年白酒企业主要的关键词会有哪些呢?
业绩增长“偏重品牌驱动”
随着白酒行业的发展,白酒企业利润增长,白酒品牌彰显出了更大的魅力。品牌成为酒企制胜的力量。白酒经营业绩的增长从“偏重渠道驱动”转为“偏重品牌驱动”,再造战略大单品成为酒企业绩增长的方**。
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品牌的力量很强大,具有很高的话语权,渠道商几乎都在围着品牌转。名酒企业的品牌优势强,同等价位的产品,消费者多会选择***。
据了解,五粮液的品牌和产品体系主要分为“五粮液”和系列酒两大块。“五粮液”作为**品牌,已经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品牌,而系列酒却处于多而不强的状态,只有“五粮春”、“五粮醇”两个产品销售上了10亿元。
所以,一线、二线名酒企业要以“品牌”为核心,稳定核心大单品、培育战略新单品,抓好全国性价格区间的2-3个核心价格带,**价位打造产品品牌;中小酒企要“品牌、渠道互动发展”,市场布局聚焦区域,品牌定位地域文化标志、城市符号名片,渠道要终端化、精细化,塑造长期区位集中**优势。
优胜劣汰的“产业并购潮”
白酒业并购从“暗度陈仓”到“明修栈道”,“产业并购基金+上市公司”的横向并购可能会是重要方向。在中国经济疲软面临下行压力之际,资本市场却是另一番天地。白酒行业也在经历了一轮探底之后成为资本争相竞逐的焦点。
回顾近两年,国内白酒企业并购之路早在2013年已经涌现。2013年8月,五粮液注资河北永不分梨酒业;10月,中国平安集团入股宜宾红楼梦酒业,注资5亿元。而今年,并购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青青稞酒并购中酒网;歌德盈香并购“也买酒”、“酒**”等,中国白酒行业已经进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阶段。
产业过剩、行业分散,以及社会消费模式的升级换代所带来的产业调整,使白酒产业的集中趋势无法避免。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忠玉认为,未来白酒行业将会延续深度调整的态势,同时进一步挤压产业链各环节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直到部分落后的中小型生产厂家和流通企业被淘汰或被兼并。也就是说,如果白酒行业要真正完成本轮调整,需要实现规模相对集中、品牌相对集中、渠道相对集中这三点,这意味着会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或被破产,或被收购。
“白酒行业将迎来的一个新变化是行业的集中,即优势品牌向优势的商家、优势的企业集中。淘汰落后的产能、弱小的品牌和商家。在这个过程当中,资本的力量也会体现出来。”他如是说道。
白酒业触底“分层反弹”
2015年年终,一向具有白酒行业风向标之称的五粮液经销商大会相继召开,企业释放出业绩回暖的信号,并宣布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据白酒18家上市企业三季度财报显示,10家企业实现了业绩、净利双增长。白酒在经历了多年的深度调整后,出现了弱复苏趋势。
白酒业确认见底、分层反弹,以****品牌为主的三线酒企2016年穿越调整期,逐步进入经营增长快车道。
白酒行业“已经触底、正在分层反弹”在2015年下半年成为产业内和资本界的共识;回顾过去的两年,应该说2014年茅台、五粮液两个一线酒企已经反弹。宜宾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月,全市62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6万千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实现 5.1%和5.33%的增幅。2016年**酒企能穿越调整期,主要得益于白酒消费向主流品牌主力产品集中的消费趋势,也将得益于产业竞争加剧对弱小酒企的挤出效应。
白酒**分析,经过近几年的深度调整,白酒市场已基本止跌,出现了弱复苏迹象,**白酒景气度有所回升,不过整个行业还处于调整阶段,复苏之路或将漫长。
酒类流通创新转型加速
随着白酒行业的调整,酒类销售渠道利润高、散乱的局面将逐渐改变,在市场整体饱和的状态下,实现渠道升级成为白酒企业的竞争**。
从线下到线上,是“酒业+e”的实现厂、商、消关系重构、酒业产业链创新升级的有效路径。酒业拥抱互联网,要逐步从互联网传播转型到互联网渠道,乃至再到互联网整合营销传播。
当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传统分销领域形成冲击和挑战,以及网购环境不断成熟,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网购的依赖度不断增强,“互联网+” 已成为酒类企业无法抵挡的诱惑。但在四季财看来,虽然O2O前景美好,但是在线上线下对接和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中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广大酒企作为**进行考虑,切不可舍本而逐末,既要重视渠道也应该重视产品,双管齐下才是O2O的真正目的,而不是执着于线上转型,忽略了线下矛盾,导致问题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