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做白酒应该关注这些变化

2015-05-05来源 : 互联网

4月28日下午,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酒与社会”**在京召开。下午2时开始,酒业代表和媒体大众围绕“听他们说——时代说·消费说·文化说”纷纷发表看法和观点,给正处于深度调整的酒行业吹来一股新思潮。

糖酒快讯记者通过整理现场重要嘉宾发言,梳理出值得酒业人士关注的2015新动向、新变化以及如何进行坚持与创新。

酒类消费文化适应时代变革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在会上发言提到,酒类消费文化应该适应时代变革,主要通过创新观念、结合市场实际和与时俱进三条路径实现。

王延才认为,酒类产品作为大食品范畴,与其他食品类型一样,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以及更多的被赋予了精神与文化的元素,成为一种承载着文化变迁、精神依托及情感宣泄的重要载体。酒类产品的市场消费,更多的是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体现。

“在新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形势下,人们的消费方式与消费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的变革对酒类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同时为酒类文化的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和机遇。”王延才发言中提到,酒类消费文化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行业转型升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创新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三条具体路径:

一、创新观念。对于酒类行业而言,除了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更要重视文化创新,只有让文化先行,以文化为主导,酒业创新才能实至名归,酒业变革调整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二、结合市场实际。充分认识行业面临的新形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新格局,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行业呈现产业转型升级,结构深度优化,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长趋缓,价格体系下沉,市场回归理性的态势下,酒类文化应该成为行业进步的重要支撑。

三、与时俱进。酒类消费文化应该是鲜活的,灵动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符合现代消费规律的,要在传承酒类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态度,既不“厚古薄今”又不“妄自菲薄”,客观务实地开展酒类新文化建设,迎合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当代人的生活体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赢得全社会的新认知。

从**酒类消费看理性饮酒

健康饮酒已经成为新的时代需求和业内高度关注的话题,来自**洋酒生产商协会(fspa)主席傅凌霄,通过对西班牙、法国、捷克和丹麦四个饮酒量相当的欧洲国家的观察,认为饮酒量,酒质,饮酒方式,饮酒环境以及时间和同谁饮酒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傅凌霄谈到,性别在饮酒方式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男性会比女性饮酒多一些;一个人一生中的饮酒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中国的酒民大部分是35到45岁的男性,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阶层;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社会等级、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族群,都会在饮酒方式中形成发挥作用。他特别强调了健康和基因对酒精的反应和不同,因为亚洲人身体中缺少一种酶,饮酒容易脸红。

在中国,饮酒常常是在餐中,而在西方,喝酒不仅仅有佐餐的,还有餐前和餐后。

傅凌霄发言中提到,通常喝酒是为了庆祝生活、享受生活,也可以促进社会的交往交际;但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等对社会的负面效果。“我们对饮酒方式更好的理解,会明确我们风险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会针对某些高风险人群做一些工作,提供一些干预性的措施,去减少酒精的危害。”

标签: 白酒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