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白酒为何在历史上突然消失

2015-04-01来源 : 互联网

3月18日,刊登了《甘蔗也能酿白酒?!四川白酒重大发现》,随后的3月20日,我们进行了追踪调查,又推出了《甘蔗白酒或曾是中国白酒的主流》的报道,引起了各界高度关注,很多读者都在疑问:为何曾经十分辉煌、历史悠久的甘蔗白酒,突然间就在中国消失了呢?它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一场大水之后再没喝到甘蔗白酒

记者回到广安岳池嘉陵乡福兴寺村,追寻甘蔗白酒在历史上突然消失的秘密。村子里的吴世丰老人,今年已80岁,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人经常能喝到甘蔗酒,但是1980年一场**难遇的大水之后,当地的甘蔗酒也随之消失了。

吴世丰老人说,村里用甘蔗酿酒,已不知有多少年代,自己听爷爷说,村里早就有人用甘蔗酿白酒。在福兴寺村临近嘉陵江畔的一大片冲击平坝,*早就是一大片甘蔗林,甘蔗林旁,是一家糖厂,糖厂用甘蔗制糖的同时,也用来酿酒。村里人过年过节喝的酒,基本都是甘蔗酒。



1980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洪水后,一切都改变了,整个一大片甘蔗林,全被大水冲走,甘蔗林旁的糖厂和酒厂也消失了。至此以后,村里再没人种甘蔗,也没人用甘蔗酿白酒。

宜宾的刘从兴老先生,在看到本报的报道后,也主动致电记者,称在自己年轻时候,大约上世纪70年代,自己老家富顺当地的糖厂也用甘蔗片来酿酒。当时生活困难,没得吃的,虽然这种酒有点苦味,但也非常难得。后来自己当兵从老家出来后,再也没有见到此前的甘蔗酒了。

吴氏传人吴粲:作附产品的甘蔗酒遭到历史淘汰



为何甘蔗酒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就消失了呢?吴氏竹篓窖泥法传人吴粲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绝大多数的甘蔗白酒,都是用制糖后废弃的甘蔗皮及残渣酿酒,质量相对较低,属于下等酒,被后来兴起的、口感更好的粮食白酒所取代。

吴粲说,中国在过去数千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农业大国,粮食紧张一直是历届朝代需要解决的*要问题,粮食在中国乃至世界过去都是相当珍贵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我国的七八十年代。

在粮食紧缺的年代,用来酿酒的粮食非常有限,用粮食酿造的酒,因为粮食自身的宝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视为**品,为古代皇宫贵族所享用,这样自然提高了粮食白酒的身价。



然而白酒虽然不是主食,却是一种生活中难以缺少的附属消费品和精神消费者,普通百姓也要找到一种替代品。甘蔗除了制糖外,用附属品来酿酒就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但是作为制糖业的附产品,当时大多数甘蔗酒(又称为糖泡子酒),质量相对较低,味道有点苦,甘蔗酒被视为下等酒,为“下里巴人”所饮用。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种技术的突破,中国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用粮食酿酒**为国家**限制,粮食白酒成为白酒市场的主流,被视为“下等酒”的甘蔗酒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竹篓窖泥甘蔗白酒迎来复兴机会

吴粲认为,竹篓窖泥法甘蔗白酒迎来了复兴机会。

“过去,用制糖的废弃物来酿造甘蔗白酒,质量不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白酒自然会被淘汰。”吴粲说,现在用竹篓窖泥法工艺酿造甘蔗白酒,**用甘蔗来酿造白酒而**制糖,且选用的是**甘蔗来酿造,那么酒的品质大大提高,**不输于粮食白酒,口感也更*特,而且由于酿造工艺的*特性,中间不用糠壳等,减少了甲醇等附属有害物质的产生,还显得更生态、更健康。

吴粲介绍,现在我国粮食白酒产能过剩,粮食白酒仍属于国家产业限制类,而甘蔗酿酒则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在食品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酒类产品产量年均增速控制在5%以内,非粮原料(葡萄及其他水果)酒类产品比重提高1倍以上。”

“现在甘蔗产量大量增加,我国制糖业甘蔗用量也大量过剩,我们可以选择**甘蔗来酿酒,又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大量提高,具备了让这种珍贵的工艺在商业领域闪光的条件,**竹篓窖泥法酿造甘蔗白酒这种工艺,也是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需要和个性化的需求。”

吴粲说,甘蔗酒在中国相当时间还是主流消费品,源远流长,具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中间时间甘蔗白酒曾经一度消失,让人无限惋惜。但值得庆幸的是,竹篓窖泥法甘蔗白酒技术并没有失传,它一直代代相传于民间,只是这种工艺的商业价值长期被埋没而已。

“现在,甘蔗白酒复兴的时代到了,我们将让甘蔗白酒成为中国白酒一颗闪亮的新星。”吴粲信心满满地说。记者喻奇树马自平敬铭安

标签: 甘蔗白酒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