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造假者以3角多的价格,从收荒匠的手中买来废弃红酒瓶;
假酒:用亚硫酸、酒精等化工原料与自来水勾兑制造伪劣葡萄酒;
冒牌:成本13元的假酒装进收来的酒瓶中,以300多元的价格售出。
亚硫酸、酒精等原料勾兑自来水后,灌装出大量的假冒红酒。然后披上伪劣商标的外衣,立马摇身变成**红酒,以388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本报曾报道)。近日,经成都市新都区**公开审理,两名主犯因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被判处5年半、3年不等有期徒刑。
“名酒”生产线:**瓶假红酒销往全国
去年5月初,成都市新都区公安分局接到举报,称在新都区龙桥镇青桥村六组有一个大型假冒红酒的生产窝点。前往调查的民警发现,举报的这一家厂家看上去很**,并且有一应俱全的合法证件。但奇怪的是,酒厂白天从来不开门,也不生产。一到深夜,整个厂区灯*辉煌,机器轰鸣。其间不断有货车开进开出,成箱的红酒被装车运走。
其后,新都民警联合当地商务、工商、质检等部门对这个古怪酒厂进行了突击检查。民警胡贵江打开厂门时,5个工人正坐在地上清理回收的空红酒瓶,身边洗好的旧瓶子堆成了山。
厂房内,一条红酒灌装生产线正在作业,整个灌装、塞瓶盖、贴标签这些步骤,在十分钟内即可完成。工商部门随后确认,该厂为制假窝点,现场查获各类假酒近万瓶。根据厂主留下的账本显示,省内外不少红酒商贩都与该工厂有定销协议,从2009年该工厂开工以来,所产假红酒已达**瓶,其中大部分流入全国多个省市。
假葡萄酒原料:自来水、酒精、亚硫酸
随后,警方将参与生产的多名小工控制,共挡获价值100余万元的假冒红酒。经搜查,警方在工厂内还发现了大量的自来水、酒精、食品添加剂和化工原料等。据介绍,制假者在生产过程可以不用一颗葡萄,就能灌装出大量的红酒。得知消息后,主要的嫌疑人梁、唐二人出逃。今年6月,二人向警方投案自*。
据交代,造假者以3角多的价格,从收荒匠的手中买来废弃红酒瓶。经简单清洗后,这些废弃酒瓶就被灌装成**红酒,成本约13元左右,却以388元的价格对外销售。目前,梁、唐二人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刑。其中,梁某被判5年半有期徒刑,唐某被判3年有期徒刑。
葡萄酒市场鱼龙混杂,该怎么辨别真假呢?
看酒瓶外观:标签印刷是否清楚,是否仿冒翻印,酒瓶的封盖是否有异样,酒瓶背面标签上的**条形码是否以相对应的国家条码打头,如:法国为3、德国为4等。
看葡萄酒液:颜色是否不自然,酒里是否有不明悬浮物(瓶底少许沉淀是正常的结晶体)、酒变坏时颜色有浑浊感。
闻葡萄酒的气味: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说明已经变质了。
看酒塞标示:打开酒瓶,看木头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
品葡萄酒的口感:饮**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有刺激感门户会员。来源:逸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