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通葡股份的十年衰落史(1)

2014-05-29来源 : 互联网

通葡股份生产的通化葡萄酒曾被称为“红色国酒”。其所在通化地区则被誉为中国*适合酿造葡萄酒的产区之一。然而,通葡股份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却一直未能获得与其历史等身的市场地位,经营一片惨淡,葡萄酒销售相比十年前不增反降。新华联集团(以下简称“新华联”)入主通葡股份之后,不断推出重组概念,同时高位减持获利超过2亿元;而对通葡股份主业经营上却一直未有实质性动作,投入甚少。以致其业绩举步不前,如今甚至靠变卖资产以维持**。

与此同时,高管团队的频繁变动,也使通葡股份技术改造和销售网络建设难以为继。对此,通葡股份寄希望于新一次定增方案的获批。

通葡股份董秘高振才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尚未有具体的计划。”

变卖资产为生

连续多年在亏损边缘徘徊,2012年,通葡股份业绩看似比往年略微好看,然其经营实际依旧难见转好。

2013年1月底,通葡股份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8421.78万元,同比下跌10.97%;实现净利润1311.44万元,同比上涨235.81%。

通葡股份2012年业绩的“逆袭”,实是其当年处置非流动性资产的结果。

公告显示,通葡股份2012年净利润实现增长,主要是因其转让大连普兰店葡萄发酵站土地等资产所获得的收益,此收益直接为公司贡献利润1129万元。

如果扣除此项非经常性损益,通葡股份2012年的净利润仅为203.10万元,同比反降25.68%。

2011年12月29日,通葡股份决定向大连立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售位于辽宁省普兰店市李店村的葡萄发酵站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全价为1330万元,分两次支付。

主营业务惨淡,靠变卖资产也是通葡股份扭亏的主要手段。2011年,通葡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9459.59万元,同比增14.13%;净利润390.53万元,这其中包括出售大连普兰店葡萄发酵站获得的370万利润。

通葡股份董秘高振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此款项并未计入当期损益。

此前2009年、2010年,通葡股份分别亏损2286.5万元和3789.07万元,如果不及时变卖资产,其面临退市风险。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其2011年实现报表**主要是靠会计手段,否则依然亏损。高振才对此予以否认:“这都是猜测,我们财报经过严格审计,而且2011年我们主营业务是**的。”

实际上,通葡股份经营非但不见好转,其2012年销售收入比上年要少了1037.81万元。通葡股份的市场销售一直下滑明显。

2012年,通葡股份在“主战场”东北地区的销售收入下降了13.10%,当年只销售了5534.27万元,而2011年则销售了6366.33万元。东北地区目前占其销售总收入的65.71%。

同属于二线葡萄酒企业,中葡股份2009年营业收入为8803.62万元,相当于通葡股份2008年的水平。但2012年,其销售收入已达4.88亿元。而通葡股份规模增长甚微。

一名酒业分析师介绍,葡萄酒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销售网络的搭建。参考同类上市公司,要打造较为稳定的全国性销售网络,每年需投入5000万元至1亿元的资金。

而通葡股份2012年销售费用仅为1890万元,甚至比上年减少了240余万元,自2008年以来,其销售费用也多在2000万元以下,投入量严重不足。

而自2004年以来,通葡股份历年营业利润则多为亏损,*高也仅有397.91万元,公司可用于**的费用不足。

上述分析师认为,通葡股份只能期待营销及品牌的重大改进和外部资金支持。实际上,通葡股份一直渴望建成葡萄酒营销网络。“营销网络若建成,将形成年销售收入1.18亿元,年净利润1226万元。”其并为此多次谋求增发,但未成功。

民族证券分析师刘晓峰认为,目前张裕、长城和王朝三家是国内葡萄酒市场主力,尤其是在中**酒方面。通葡股份**酒始于2005年,但其雅士樽冰、国酒1959等两个**品牌在市场销量有限。

通葡股份主要以低端酒为主,其以产地为商标,消费者在识别时容易误判,买到小酒厂的葡萄酒,甚至是“山寨品”,影响其品牌形象。通化是国内知名葡萄酒产区,当地小酒厂超过20多家。

通葡股份经营举步不前,需要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也需要改变当前陈旧落后的技术体系,以改变眼前的困局。

而这一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此,通葡股份难以承受。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