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外高桥**贸易营运中心副总经理李春曦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2011年,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共计消费19亿瓶葡萄酒,2012年1至11月,上海海关关区累计进口葡萄酒突破1亿升,达1.1亿升,中国已成为**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这个名次还有望继续抬升。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的进口量,正以年均50%的速度激增,然而高速之下确实乱象丛生,假酒便是其中*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曾有媒体报道,法国**的拉斐葡萄酒每年**仅生产24万瓶,而在中国市场却出现年销售200万瓶的异象。而如何防伪打假,设置在外高桥保税区的**级检测中心或许会成为有效的“把关人”。
*理假酒乱象
在认识酒类检测中心之前,有必要对外高桥保税区及其**贸易营运中心稍作了解。作为中国葡萄酒进口的重镇,上海外高桥**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是由外高桥集团内的各大保税商品交易市场、进出口和物流公司共26家企业于2009年11月整合而成。作为保税区贸易便利化功能运作平台,营运中心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功能服务平台,葡萄酒是其中之一。简单而言,营运中心便是一个进口商品面向国内进口的贸易平台,其中**酒类贸易中心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业务,而部分进口葡萄酒入境上海的这道关卡便由外高桥酒中心来把控,于此处辨别真伪,把好进口葡萄酒入境**关,对于*理假酒乱象而言颇具现实意义。
因此2012年7月,*****实验室“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酒类检测中心”在外高桥正式启用,上海口岸进口的酒类,须送这个专门为酒类检测单位单*设计的实验室。据介绍,在1600平方米的检测中心里,分布的酒类展示室、化学操作室、无机消解室、感官检验室等一系列部门集中了*专业的设备。比如,这里有全国**台用于口岸把关的葡萄酒全自动分析仪,分析仪可检测包括乙醇、乙酸、二氧化硫、总酚、总铁、果糖、甘油在内的数十个项目,其中还涉及发酵程度、口感、香气等品味指标。而这些则保证了从外高桥港口入境的进口葡萄酒的酒质。
之所以说酒质而非真伪,原因在于,所谓假酒的概念亦有不同的范畴。外高桥**贸易营运中心副总经理李春曦说:“我们可以认为一瓶装着劣质葡萄汁酒精的调配品为假酒,同样,将87年的拉斐装在82年拉斐瓶中也是假酒。这其中有以次充好,也有偷梁换柱,关于后者,怕是极有资质的酒评人都难辨真伪。”因此,在酒类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外高桥酒中心还在筹划另一件事,为入境的进口葡萄酒加贴获酒类专卖局和商检部门认可的二维码追溯系统,“原理很简单。”李春曦补充说,“我们通过手机对酒瓶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再输入瓶上的认证码,便可追溯这个酒瓶此前是否被打开过,避免了‘旧瓶装假酒’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