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中国酒业协会经广泛征求其会员单位意见,已于近日向商务部递交申请,要求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协会希望通过申请对欧盟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一举动, **欧盟进口葡萄酒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而且今年早先也有国内葡萄酒业界指责欧美国家存在补贴,对此应用关税来调节。
今年6月曾有报道称商务部将启动对进口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但随后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处长邵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否认了商务部将对进口葡萄酒启动反倾销调查。他认为,中国拿出大片土地种植酿酒葡萄并不现实,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葡萄酒消费的缺口。
而此番双反调查的意义何在,双反调查是否会改变国洋对抗中国产葡萄酒备受进口葡萄酒冲击的现状呢?业界众说纷纭。
观点一:意义不大
有业界人士表示,反倾销调查应该有针对性,比如针对法国或澳大利亚,因为这两个国家对华出口葡萄酒*多。但就目前的**经贸形势看,调查定案再提交到世贸组织裁决的周期比较长,且存在诸多变数。葡萄酒总体进口金额在中国总进口量中占比很小,而经济和**联系密切。在法国或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稳定的情况下,反倾销政策落实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调查不针对法国或澳大利亚,调查其他国家意义不大,因为其他任何一国在中国的葡萄酒进口总量均没有超过10%。所以对国洋对抗的市场格局难有根本性影响。
法国酒商虽然担心如果*终上调关税,会对进口商有较大冲击。但他仍表示即使我国*终加税,进口商就不卖欧盟葡萄酒的转变“不会很猛烈”,因生产商资源短期内难以改变。
观点二:不能理解
某知名国外葡萄酒企业高层则表示,不是很理解此次的双反调查申请,欧洲**对果农减少葡萄园的数量、拔掉葡萄苗而做出补贴,即拔出一颗葡萄树补贴多少,是为了控制量价平衡,并不是对葡萄酒的出口进行补贴。
某葡萄酒营销**也表示,欧洲将葡萄酒卖给中国市场的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的,不是欧洲葡萄酒企业非得以低价冲击国内的葡萄酒市场。
其他观点
某进口酒界人士表示,从欧洲进入中国的低价葡萄酒多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低端酒,低端散酒(用于灌瓶勾兑)是我国葡萄酒企业制酒的原料,假如发起双反调查,不仅进口酒商受到不利影响,本地使用欧洲酒的酒厂也会承受压力。“对消费者*有利的选择应该是像欧盟一样,在葡萄酒质量上把关,而不是从补贴、反倾销着手。”
不过业界也表示双反调查也许是个积极信号,中国酒协希望通过**资源推动葡萄酒行业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