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买到一瓶货真价实的葡萄酒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真是太不容易了。据调查,真酒还是假酒,这是中国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面临的*简单、也是*大的问题。假酒已然成为中国进口葡萄酒永远的痛。此外,酒瓶背标上的葡萄酒风味也成为了中国消费者选择葡萄酒的一大难点。
茫然的消费者真酒还是假酒?这是中国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面临的*简单、也是*大的问题。
据**知名葡萄酒研究机构——葡萄酒情报(WineIntelligence)针对中国上层中产阶级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40%以上的中国富人担心他们所购买的进口葡萄酒为假冒伪劣产品。
一名葡萄酒进口商表示:“在中国,从低端产品到**产品,假冒葡萄酒到处泛滥。”**认为,假酒给中国葡萄酒市场带来的破坏力根本无法衡量。假酒的价格从90元到35,000元不等。
中国消费者葡萄酒购买的主要场所——超市和商店也到处充满了假酒。通常在高价卖出之前,造假者通常会加糖水稀释葡萄酒,或加着色剂,或人为添加风味,使之与**接近。有时,一些造假手段更为粗糙,连酒标上的文字都会出现错误,如“拉菲(Lafite)”写成“Laffite”,或者“奔富(Penfolds)”写成“Benfolds”。
不过,市场上也有更加**的造假手段,造假者通常直接利用**上“grandcru”的酒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空瓶交易也呈**式增长,在互联网上也能看到空瓶交易的信息。
除去假酒以外,约1/3以上的中国富人阶层不敢买进口酒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葡萄酒的风味与口感到底如何,他们希望在葡萄酒酒瓶的背标上能看到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信息。
葡萄酒情报曾发表了一篇名为《你的背标适合中国消费者吗?》的
(来源:Wine-Searcher,作者:RebeccaGibb,原文链接:http://www.wine-searcher.com/m/2013/07/fear-of-fakes-high-for-chinese-buy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