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庄是欧洲葡萄酒的“名片”,如今在中国的各主要葡萄产区“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葡萄酒产业专家说,中国正进入葡萄酒庄的“战国时代”。
昨天正在新疆参加张裕巴保男爵酒庄开业仪式的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对《中国日报》说:“发展酒庄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张裕公司已经做了很好的典范,引领了中国葡萄酒庄的发展。”
中国葡萄酒市场目前平均以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长,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目前位于世界第五位。预计 在2020 年,中国市场对葡萄酒的需求量将成为世界第一。
据中国酒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全国葡萄酒的产量达13.8亿升,同比增长16.9%。而国际葡萄酒与烈酒调查机构预测,到2014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将再度增长20%,达1.264亿箱。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消费涨幅为9%,达178万千升,较2008年增长了27%。而全球去年葡萄酒消费量达2450万千升,微增0.6%。中国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引擎。
中国目前葡萄酒主要产区集中在山东、吉林、辽宁、河南、河北、新疆、宁夏、陕西等省区,其中,山东省去年葡萄酒的产量达4.67亿升,同比增长6.49 %,占全国总产量的33.81 %。
正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持续火爆,带来了中国葡萄酒庄的建设热潮。
“中国发展葡萄酒庄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未来几年酒庄将呈爆发式增长。” 葡萄酒鉴赏杂志主编陈耀明说。
据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建成葡萄酒酒庄超过160多家,酒庄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的烟台、河北怀来、北京延庆、宁夏贺兰山麓、甘肃河西走廊等葡萄产区,目前正在建设的酒庄超过200家。仅中国葡萄酒主产区山东烟台正在建设的酒庄达40多家。来自烟台市葡萄酒局的消息说,未来3年,烟台的葡萄酒庄将超过150家。形成蓬莱、龙口、福山、栖霞、牟平多个酒庄产业带,葡萄酒产业产量从32万升,到2015年发展50万升。而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公布的消息说,贺兰山东麓已有90家酒庄,原本计划2020年达到“百庄”的目标今年就能实现。
张裕、长城、华东、威龙、王朝等国内大品牌纷纷建起自己的酒庄,连中国最著名的白酒品牌茅台也加入了红酒酒庄的建设行列。其投资近3.2亿元的茅台葡萄酒庄园项目将在今年年底正式投产,年产1000吨高端葡萄酒。
在专家眼中中国葡萄酒庄的激增,亦喜亦忧。著名葡萄与葡萄酒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教授认为,中国葡萄酒庄还处于发展初期,法国有8万多家葡萄酒庄,相比之下,中国的酒庄还很少。但是蜂拥而起的酒庄,面临着葡萄原料、技术人才、品牌等多方面的制约,许多酒庄会面临海内外众多著名酒庄产品的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危机。
7月29日, 在2014世界葡萄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延庆县就宣布停建原计划建设的44个酒庄的40个,只建设4个精品酒庄。今年葡萄酒销售的降温已经给酒庄热泼下了冷水。
“中国酒庄要走小酒庄、大产业的路子,但是酒庄要有自己的个性,才是发展的希望之路。” 李华教授说。
他分析,中国葡萄酒产80%处于低端产品,酒庄也多是模仿海外建筑格局,酿酒葡萄同质化严重,产品缺少个性。中国也应引入法国酒庄评级的办法,引导企业发展特色名酒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海外著名葡萄酒庄开始了在中国建设自己的酒庄。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去年4月在山东蓬莱开始建设一座中西合璧的葡萄酒庄,葡萄种植园面积将达到50公顷。2016年,蓬莱种植基地生产的首批葡萄酒将面世,年产量在2万瓶,随后逐步达到年产量12万瓶,其中90%以上面向中国消费市场,目前拉菲公司产品15-20%出口中国。拉菲集团总经理Christophe Salin说:“我们在中国打开一扇酿酒大门,并期待着这款新酒的面世,也希望中国消费者将来会以这款酒为傲”
其实,中国目前的酒庄多数有海外酒庄的影子,从技术、酿酒师、资本、到酒庄风格方方面面都与海外酒庄合作带来的影响。
中国已经拥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酒庄,生产产国宴用酒的张裕北京爱斐堡国际酒庄,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葡萄酒的代表。而辽宁张裕黄金冰谷冰酒酒庄冰酒成为世界三大冰酒生产酒庄之一,年产冰酒超过1000吨,成为全球冰酒产量规模最大企业。蓬莱国宾酒庄建设了中国第一座具有唐代宫廷风格中式唐风酒庄。
为推动中国酒庄健康发展,早在2005年,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牵头,中国酒庄联盟成立并通过了《中国酒庄联盟章程》。强调中国酒庄与国际接轨,提升品种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