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红”有什么典故

2014-05-14来源 : 互联网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习俗定在了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习俗在很多地区是不一样的,大多数的习俗是端午喝雄黄酒、吃粽子、挂艾叶,但是在南京还有”端午五红“的版本,端午五红已经成为上海南京的新习俗了,一起来看看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红,这五红是哪五红呢?

新时代的“五红”有哪些

南京人嘴里常说的“五红”版本很多,有的说“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也有人说是“五黄”,包括雄黄酒、黄鱼等,古人*初的风俗食品究竟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南京**的民俗**王涌坚。

王涌坚告诉记者,其实,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从这些习俗看,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她包容了其他城市的风俗。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 “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龙虾当属五红“新宠”

据了解,龙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登上南京人的餐桌,近年来取代“油爆虾”,成为“五红”中的新宠。“根据《江苏民俗志》记载,以扬州为代表的苏北,有‘十二红’的说法,凡是菜肴本身是红的,比如‘红苋菜’,菜肴做成红的,比如‘红烧肉’‘油爆虾’、‘烧鹅’等,都算十二红的一种。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龙虾开始爬上饭桌,成了一道可口的美味,因此,不少人开始用龙虾代替油爆虾了。”

王涌坚说,十里不同俗,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端午的特色是“五白”,即白切肉、白斩鸡、白豆腐、白蒜头、茭白。

雄黄酒能“破

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小时候,看《新白娘子**》,白娘子不小心喝了雄黄酒现出真身相信在每个观众心目中都印象深刻,喝雄黄酒避邪的功能也不言而喻。关于雄黄酒,南京人有很多风俗。“南京人端午讲究‘破*眼’,就是把雄黄泡在酒里,在太阳下暴晒,全家人蘸着酒在眼睛上擦一下,这样不得红眼病。”

王涌坚说,老南京人还喜欢将黄豆与雄黄酒一起炒,同样可以起到防毒作用,炒咸菜则可以起到防肚子疼的作用。

另外,根据《金陵岁时记》记载,老南京还有“炒五毒”的民俗。这“炒五毒”是把银鱼、韭菜、虾米、茭菜、黑豆腐干等一起炒成一盘“黑菜”。无论“五黄”还是“炒五毒”,王涌坚说,这都是出于驱毒等需要。农历五月初五,是蛇、蝎子、蜈蚣等毒虫出动的时节,而古代的消毒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吃了这些菜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如“五黄”中一定要有雄黄酒。

典故传说“吃五红”驱除“五毒”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红”呢?原来这里面是有典故的。相传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虫要等到春雷响**声之后才可以到人间去,那时候,人间气温回升,毒虫才不会被冻死。五种毒虫这时下凡还嫌天冷,于是就相约着待端午节天气暖和时再一起去为害人间。这五种毒虫分别是蛇、蜘蛛、蝎子、蜈蚣和壁虎。它们刚到一户人家门口,就听到这家女主人说,快吃,这是油炸的五毒。五毒听后大吃一惊,趴到窗口一看,只见桌上放着五种红色的菜,五毒看了以为是炸的自己的同类,吓得魂飞魄散,夺路而逃。这一年,这里的人家就很少遭遇五毒侵扰。此后,人们都在端午这天吃五种红颜色的菜来吓退那些有毒害虫,希望它们不进自己家里。

标签: 雄黄酒 端午节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