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从各个方面反映出的信息来看,白酒基本面仍在继续探底,调整持续深化。据观察,在限制三公消费的大环境下,众多白酒企业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由**白酒转向中低端白酒、主打健康白酒牌、白酒产品回归传统,这种种策略都印证了白酒企业不仅正在思考,部分企业已经迅速做出反应。
行业“寒冬”下找寻市场新蓝海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白酒行业在2012年的产量增幅为12.44%,到了2013年**季度,这一指标就下滑了7.36%,是2006年以来的*低水平。仅2013年上半年,**白酒销售额同比下降37.75%。
而资本市场的数据更不容乐观,14家白酒上市公司在2013年年初的总市值为5872.8亿元,此后白酒板块股价一路下行,到2013年12月中旬,14家白酒上市公司总市值蒸发超过40%,仅剩3382.45亿元。
特别是,当下的众多酒企都在从**白酒转向中低端白酒。据统计,2013年中低端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12.31%,100元以下的白酒受到市场欢迎。
拥有“牛栏山”和“宁城”两个中低端白酒品牌的顺鑫农业,以青稞酒为主的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的利润均大幅增长。
围绕消费者“健康”需求做文章
白酒行业迅速“入冬”,固然与**“八项规定”及严控三公消费等政策有关,但**在于近年来过度依赖**白酒消费,形成了“高价、**”的畸形产销模式,在繁荣的表象下,忽略了行业自身的建设。
面对行业的“寒冬”,白酒企业开始“去泡沫化”,从自身转型中寻找春天。中国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表示:“打‘健康牌’,*先要明确喝白酒时喝的是什么。传统白酒中,98%是水和酒精,2%左右为呈香味的物质,正是这神秘的2%,决定了中国白酒的风格、品位和特性。”
2013年,对这2%的研究取得了新成果,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以董酒为样品,发现了52种萜烯类化合物,居中国传统白酒之*,这类物质已被国外文献证实具有抗癌症、抗病毒和抗氧化的功效。科研成果助推了董酒等一批***定位于“健康酒”。这一转型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一年来,董酒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
产品回归传统 销售“牵手”时尚
据中国白酒消费者年龄分布调研数据显示:现在中国白酒消费70后占40%,80后、90后占26%,50后占34%,白酒主要消费群体平均年龄39岁,未来70后、80后、90后将成为白酒消费主体。
随着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和消费群体的更替,传统的白酒消费正面临着现代生活理念、方式的激烈碰撞。
对此,众多行业**都提出了,产品回归传统,但销售“牵手”时尚。
一方面,白酒企业更强调传统酿制工艺,“酒好还需窖池老”、“做扎扎实实的年份酒”;另一方面,白酒电子商务销售升温,数**的“当垆卖酒”变为现如今的“网上卖酒”。
特别是,董酒于电商平台天猫开设了“董酒官方旗舰店”,并在春节期间发起了强力促销活动,54度董酒品鉴酒500ml标价99元,实现月销量近五万瓶,销售额更是达到了四百五十万元左右,而春节后该酒标价**688元一瓶。
同时,董酒春节期间在**上发起“大年二十九、三十在朋友圈分享共品董酒赢董酒”的营销活动,也获得了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有**表示,董酒在新平台的营销活动值得众多白酒品牌借鉴和学习。
此外,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仅在天猫商城,2013年的白酒销量增幅就达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