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市场的未来不是垄断

2013-06-11来源 : 互联网

中国啤酒市场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迷茫,中国啤酒业一直有一个逻辑错误的论调:中国啤酒的最后归宿就是3~5个啤酒集团垄断市场,中小啤酒品牌不是被收购,就是被击溃倒闭。这个观点源自波士顿矩阵提出的高市场份额带来高赢利的逻辑。

如果一个产业要依靠垄断才能产生利润,那形成不了垄断的品牌如何赢利呢?电信、电力、水务等传统垄断行业都在逐步开放竞争,啤酒这样的饮料如何能逆潮流而动实现垄断?即使集中度达到CR5=80%(即前五大品牌占据80%的销量份额)的寡占型格局,这些巨头也会在犬牙交错的区域市场激烈竞争。

显然,高市场份额、垄断才能带来赢利的论点,不会是中国啤酒的未来,也不是世界啤酒尤其是美国式啤酒(几大啤酒品牌垄断市场)的真正现实。啤酒的竞争从来没有中断过,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啤酒的竞争不是变小而是更大。巨头之间的角逐,尽管存在恐怖均衡下竞合的可能性,但竞争门槛与赢利压力无疑更高。

赢利如此艰难的行业,为什么资本对啤酒的并购乐此不疲?

纵观最近30年中国及世界啤酒并购轨迹,可以发现一个趋势:啤酒并购的赢家,最后还是花落以啤酒酿造起家的集团,如喜力、嘉士伯、SAB、百威英博,纯粹的资本投资者逐步淡出啤酒产业,如亚洲啤酒、粤海集团。

这个重大的资本动向,透露了啤酒行业赢利的真正秘密:强大的品牌、独具特色的产品、优秀的市场运营能力,即有机增长与并购增长的组合,才是啤酒赢利的真正来源。

单纯的资本并购,缺乏有机增长的运营能力,这样的啤酒集团规模再大,也无法获得高赢利,甚至难以持久保持市场地位。同时,没有市场运营能力的保证,老牌啤酒品牌也无法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规模获利,甚至无法站得住脚,如淡出中国市场的蓝带、贝克、狮王、虎牌等。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