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啤酒产量已连续10年全球增幅第一,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然而,业内人士称,相对于国际啤酒高端品牌,我国啤酒要走的路还很长。为此,我国各大啤酒企业纷纷在产品品质、品牌推广、销售渠道等方面加大投入,力求在创新中突围改变目前的现状。
夏季来临,喝杯扎啤,吃几串羊肉,成为市民消夏解暑的首选。在大众化消费生活中,以雪花、青啤、燕京等为代表的国产啤酒牢牢把控着市场。然而,在高端啤酒消费市场,却让进口啤酒抢了先机。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商场、超市发现,国产啤酒价格多数较进口啤酒存在差距。在银座超市泉城广场店,500ml的德国修士啤酒售价为9.8元,共分大麦、小麦、黑啤三种口味,而雪花、青岛、哈尔滨等国产啤酒售价多在3-4元之间,仅青岛奥古特等少数高端产品售价基本与进口啤酒持平。
分析人士称,产品品质差距是造成价格差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为提升品质,我国啤酒企业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青岛啤酒(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晓东表示,为保证品质,青啤始终以国外著名酒企为标杆,采用国际认证的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每一瓶啤酒要经过1800多个质量检测点的严格控制。为使出厂一个月之后的啤酒和当天生产的一样新鲜,青啤对酿造包装、抽真空技术都有严格要求。为保证水质,青啤在外地建设工厂,需通过水处理装置把当地水转化为统一要求的标准水才可使用。此外,青啤还建立了一支专业品评师队伍,在每天的品尝抽样清单中,除了啤酒,还包括酿酒原料,如酿造用水、大米、发酵液、硅藻土以及瓶盖内垫、压缩空气,青岛啤酒的酿造刷洗水,凡是能影响啤酒口味的物料,每一批次,每一环节,都必须经过品评,品评合格后才能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