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要规避“四大陷阱”

2012-08-28来源 : 互联网

所谓“四大陷阱”,是指企业家在做决策的时候,常会遇到四个陷阱,而且每一个陷阱都可能会让其作出错误的决策。

一是增长陷阱。是指为了追求某个数据的增长而导致动作变形,陷入增长的怪圈。按道理,目标数据的增长是采取正确动作后的必然结果,但是如果事先增长目标,就会导致其动作发生变形。比如美国的华尔街,上市公司要看每年的增长情况。如果上市公司每年不能够保持10%~15%的增长,股民立****司的反对票,导致股票下跌。所以,这些上市公司有时候动作就会变形,陷入“增长陷阱”。

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如果不能**GDP、销售额、利税增长,上级主管部门就要对其采取惩罚措施,那么他们的动作也会变形。民营企业有时候也会碍于面子,为了与别人比较而追求大发展,但这种追求必然会导致动作的变形。因此,企业家一定不能陷入“增长陷阱”。

二是成功陷阱。这是*重要的一个陷阱。很多人在成功之后,觉得自己****,从而盲目介入各个行业。中国有很多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就是这个原因。

刚愎自用主要来自于“成功陷阱”。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家的态度是在成功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成功,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不能被以往的成功所左右,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是失败陷阱。当企业家做出一个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或者造成了一定损失的决策之后,为了维护颜面和威信,采用另外一个错误的决策去掩盖,从而导致更加惨重的损失。笔者认为,企业家决策失败后,应当马上检讨失败的原因,在失败的时候“壮士断臂”,将损失降到*低。

四是内部陷阱。虽然笔者很崇尚儒家文化,但其也带来了一个弊端,就是由内而外的思维。孟子以后,所推行的是“修身齐家*国平**”,即先练好内功,再去适应外部世界的发展。由内而外的思想表现得****。到了曾国藩的时候,他表现得更加**,认为“内圣而外王”,就是说自己先练好内功,然后再在外面形成一种**的风范,这都是由内而外的思想。其实,这些都是典型的书生气,这种书生气如果用来办企业,肯定会亏损。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知之而后能立,先胜而后求战”,关键是企业要在市场层面找到一种方法,然后把这种方法引入到企业内部进行各项配置,才能够打败竞争对手。办企业一定要采取由外而内的思维,把外部成果转换成企业内部成果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欲知更多糖酒招商,不妨登录3158名酒招商,或搜索名酒资讯,即可找到您想要的相关信息,更多招商加盟品牌企业,成功案例,尽在3158名酒招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