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酒商家为获利八成违规操作

2012-07-26来源 : 互联网

夏季是白酒的销售淡季,号称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舒筋活血”、“补肾补气”等功能的**酒逐渐**,但其中不少品牌并没有“蓝帽子”标识。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关规范政策和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酒市场充斥着虚假宣传、质量难以**等现象。

尚无标准八成违规

据了解,我国尚无关于**酒确切和统一的定义,更没有制定相关规范政策和行业标准,**酒目前属于《**食品管理办法》的管理范畴。但按照《**食品管理办法》规定,没有“蓝帽子”标识的**酒都属于未通过认证的产品。记者调查发现,本市市场上的大部分**酒并没有“蓝帽子”标识。“全国有3000多家做**酒的企业,真正拿到‘蓝帽子’**食品标识的还不到20%。80%的企业在打擦边球,没有经过试验研究,添加一些药材就宣称是**酒。”天津市酒类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槐表示,近年来,虽然不少主流品牌的**酒开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科技强化酿造工艺,采用中药材先进的萃取工艺,确保**酒的品质与功效。但仍有不少小作坊式企业还在主推“祖传秘方”的浸泡酒,生产工艺停滞在陶缸浸泡、低温渗漉的状态,尤其是中药的传统配置方法,存在着杂质多、纯度低、吸收慢的问题,质量难以**。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目前**酒市场存在着门槛低、定位乱、同质化、虚假宣传等现象。亟须出台相应标准,规范市场。

天津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对于未拿到“国食健字”(俗称蓝帽子)标识就在市场上销售的**酒,可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经销商处以相应的罚款。同时提醒消费者,选购**酒,一定要认准“蓝帽子”标识。

利润可观虚假宣传

记者在烟酒批发市场看到,有二十多个品牌的**酒在售,价格从几元钱到上千元不等。多年从事**酒批发的渠道商赵先生透露,由于大品牌**酒多被当作礼品,广告投入比较大,但扣除广告费、人工费和进场费,利润仍可保持在100-150%之间,而小品牌多在城乡结合的超市铺货,除去促销员每瓶几元钱的提成,利润在300%以上。

市场上有关**酒的宣传五花八门,有自称“御医秘方”的,有宣称能“快速补肾”的,有标榜可以“益气活血、降低血压”的,有自封“奇药、仙丹”的,有强调“十大症状,见效明显”的,甚至还有“明显改善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增生等症”之类的描述。业内人士介绍,**酒目前属于**食品的特殊分支,通过批准主要依据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两项功能,并不会针对具体病症见效。

莫盲目饮用**酒

“饮用**酒除应对照酒类的功效选购外,还应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人的体质有热性和寒性之分,在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随意饮用**酒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儿童、妊娠期妇女不适宜饮用**酒;容易上火、经常面红耳赤、脾气暴躁、口舌生疮、骨质疏松、肝功能不正常的人也不宜饮用;感冒期间和上火期间则也不能饮用。消费者应按照说明书饮用,每天两次,但总量别超过100毫升。正在服用一些特定药物时不能饮酒,**酒一样也不能饮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很多人还误认为**酒就是药酒,虽然**酒中也含有药物成分,但药酒突出疗效,重在功效,而**酒重在维护和预防。

此外,李艳玲指出,不少市民认为自制**酒可以选用上好药材,既安全又高效,其实并非如此。**酒的泡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因为酒精会溶解中药当中的某些成分,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从材料到用量都要有严格的配比,并非简单意义上几斤白酒加上几支人参、几颗枸杞、几根虫草这么简单,需要对酒类和中医药相关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或者请专业人士指导,才可以自制安全的**酒。

温馨提示:欲知更多糖酒招商,不妨登录3158名酒招商,或搜索名酒资讯,即可找到您想要的相关信息,更多招商加盟品牌企业,成功案例,尽在3158名酒招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