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前世今生

2012-06-21来源 : 互联网

中国这片神奇的国度里,处处发生着神奇的事情。*近几年,因为质量而形成商家人人自危的场景,明确显然,处处的质量似乎是中国产品、中国人的隐痛。次次的隐痛,原因在于不是我们自己的发现。那么我们不禁想问中国的产品,中国的企业要走向何方呢?黄酒也进入了我们视野。

黄酒是世界上*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绍兴,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的有绍兴加饭酒(花雕酒等)、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安徽宣城青草湖黄酒、郎溪古南丰黄酒、庐江海神黄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张家港的沙洲优黄、梁丰黄酒、吴江的吴宫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黄酒;上海老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江苏丹阳封缸酒、广东珍珠红酒和山东即墨老酒等。

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36款东方风味的酒类饮品样本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16款绍兴酒(包括花雕、女儿红、加饭酒、黄酒)、8款糯米酒及12款梅酒产品。结果显示,绍兴酒样本的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糯米酒样本为检不出至每千克0.07 毫克;梅酒样本为每千克0.01毫克至0.15毫克(1毫克=1000微克)。

EC究竟是什么物质?黄酒中存在EC正常吗?饮黄酒会致癌吗?

疑问一:黄酒中的EC含量过高吗?

【回应】 黄酒EC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应可认为属安全范围

“对黄酒中含有EC成分不必过于惊慌。”江南大学黄酒研究****、酿酒科学与技术中心赵光鳌教授介绍。

疑问二: EC有害健康吗?

【回应】 EC在发酵类食物中普遍存在,正常饮食摄入不会有害健康

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正在组织开展酒类中EC含量的风险评估,以便确定有关限量标准。

疑问三:能否减少EC含量?

【回应】 酒类的贮存及运送方式会影响EC含量,饮酒过量可能构成健康风险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还对业界发出有关贮存及运送期间减少酒精饮品内EC含量的建议:使用合适的容器和不透光箱子,避免产品暴露在强光下;使用适当的隔热货柜、配合付运时间和适当的贮存设施,避免产品暴露在高温下(尽量维持温度于20摄氏度或以下,切勿超过38摄氏度);以先入先出的原则处理存货。

饮者不懂得这些数据和**的解释,如今的还是有事没事的喝一些,它们希望这些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真有问题,这样可能会破坏他们挚爱的情感。

寄希望于中国传统的工艺上,不是躺在祖宗的身上睡觉。于此更希望中国传统企业有更多的“常新”,以此来受益大众。不应满足于祖宗工艺的优良,更应更新工艺的精良。

利益当头的如今,不知道有多少商家可以看到,或想想,“想当年”前辈们酿造出黄酒的真实用途,一杯杯的传递,一辈辈的传承,酒还是原来的酒,可是喝酒的意境还是原来的意境吗

温馨提示:欲知更多中国名酒,不妨登录3158名酒招商,或搜索名酒资讯,即可找到您想要的相关信息,更多招商加盟品牌企业,成功案例,尽在3158名酒招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