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仁怀,一个人口只有60多万的县级城市,面积扩张一倍后达26平方公里的仁怀名酒工业园,仅进驻的企业就达45家,总投资达几百亿元。若加上“排队”等待入驻的60家企业,总投资将达千亿元。四五年后,仁怀将崛起成为产能达60万千升的酱香型白酒基地。无*有偶,四川同样在扩产。
川黔白酒生产基地的扩产,引起了白酒品牌经销商的质疑和思考。“去年,我们在全国划出了5个**省市,今年拓展到了10个**区域。”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蒋琼表示,董酒准备分步占领全国市场,今年将*度拓展到江浙沪等新兴区域。
为了扩大产能,仁怀市以工业园区为主,加上茅台集团和赤水河谷聚集区,统一规划,工业园区面积增至45平方公里,横跨9个乡镇。而四川白酒的扩产速度更是惊人。2010年,四川全省规模以上白酒制造企业提前两年实现千亿产值。记者手里拿着一份长长的扩产名单:
2011年3月,在中国白酒金三角·成都“中国酒源”建设暨水井坊酿造基地开工仪式上,水井坊宣布在邛崃中国名酒工业园内投资22.83亿元,打造新产品开发基地及技术改造基地,规划5年建设年产2.8万千升的基酒酿造设施、10万千升的储酒设施以及年包装2万千升酒类产品的包装设施……四川省宜宾市酒类食品产业促进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宜宾市白酒产量为48.75万千升,同比增长42%。
产能加速扩张会否“爆瓶”
那么,川黔白酒加速扩张会否“爆瓶”
金六福借助母公司华泽集团的强力支撑,在成都邛崃投资20亿元,准备打造一个占地1000余亩的原酒生产基地,预计2013年这个基地就能全部建成;日前,高洲酒业5万千升生产线已部分投产;红楼梦酒业、华夏酒业正在兴建年产2万千升以上生产线;小角楼、江口醇则规划扩能兴建工业园区。
目前,在邛崃名酒工业园、泸州酒业集中区、宜宾白酒工业园等四川省内主要白酒园区,已有数十家省内外中小酒企入驻扩能。
“为保持产能与销量的动态平衡,为川酒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产能基础,企业扩充产能很有必要。但是,国内部分白酒市场已经出现产销不均衡、产能过剩的苗头,白酒企业需要有风险意识,警惕扩能带来的不良效应。”四川省内多位白酒**对此不无担忧。
国家发改委2011年修订过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白酒产业列为限制类产业,禁止新建白酒生产线。但这阻止不了川黔大地刮起的白酒“扩产风”。
然而,贵州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副主任陈亚海却有不同看法,他并不认为仁怀产能过剩。仁怀白酒产量仅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2%—3%,就是到2020年仁怀白酒的产能达到100万千升,才占到全国产量的1/10。
优化重组是行业发展重头戏面对产能扩张问题,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认为,目前白酒行业应该走并购之路,而不是盲目地扩大产能建设。
目前,白酒行业的总体发展呈现出“单粮型向多粮型转变、消费者从重视酒香转向关注口感、产品健康化,高度酒渐行渐远,中低度酒将成为主流、消费趋向多元化,喝好酒成为一种时尚,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超**的白酒品牌正日益向**品发展”等多种趋势。对此,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杨俊认为,优化产业发展是川酒的重头戏。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好功夫:
一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能一味追求**化,要以中低档品牌占市场、求生存,**品牌求效益、促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进一步主动出击,扩大开放。一方面是走出口之路,*滩**市场;另一方面是与外资合作。三是品牌发展战略。品牌是企业占市场、求效益、保持持久生命力、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武器。四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对四川省外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加强外向型合作;另一方面要打造白酒产业集群,以此整合上下游产业,如在白酒集散地的泸州设立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抱团发展。